
教育局此前宣布全港學校可按原先擬定日期開展新學年,但須暫停面授課堂和校內活動。香港大學聯同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團隊,早前進行第二期「數碼素養360」研究,訪問了53間學校,結果顯示,電子學習的規劃及教師對網上教學的準備程度,與學生的學習經歷和學習成果有正面關係,良好網上教學的準備會對基層學生帶來的正面影響最高。
港大教育學院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羅陸慧英表示,電子教學會帶來社會經濟地位及數碼鴻溝,弱勢家庭無法承擔相應的設備費用,進而無法跟上教學進度,給相關學生帶來負面影響。被問及跨境學生的電子學習問題,她表示,教師應顧及跨境學生未能於內地使用某些瀏覽器或網站。
羅陸慧英建議,學校應建立具規模及多元角色的電子學習小組,協助調整以學生為本的決策和行動,同時加強學習管理系統,配合所有持份者的需要。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