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多圖)理大團隊研發「火星相機」及為天問一號選着陸點

理大有兩個團隊分別協助選取天問一號着陸點及設計「火星相機」。(點新聞記者何燊亮攝)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本月15日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着陸區着陸,邁出了星際探測征程重要一步。香港理工大學今日(2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理大有份參與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中,理大有兩個跨學科研究團隊參與其中,分別協助選取着陸點及設計「火星相機」。

理大有兩個團隊分別協助選取天問一號着陸點及設計「火星相機」。(點新聞記者何燊亮攝)

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教授吳波的團隊,2016年起分析及評估火星全球,選出「烏托邦平原」為目標着陸點,再用自行研發的「三維集成測量模型」,將「天問一號」傳回的圖像變成立體模型,識別可能影響安全著陸的大型斜坡;團隊又在一個半月之內,分析面積等同12個香港的目標着陸點上67萬個隕石坑,為「天問一號」團隊提供幾個陽光充足、海拔低及地形平坦的著陸點選擇。吳波表示,任務最大挑戰,在於中國事前未有關火星表面的資料。

理大有兩個團隊分別協助選取天問一號着陸點及設計「火星相機」。(點新聞記者何燊亮攝)

至於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及副系主任容啓亮的團隊,就為探測器中的着陸器,設計名為「落火狀態監視相機」的「火星相機」,用以監視巡視器「祝融號」着陸後的操作狀態。容啟亮在發布會上表示,其中一個挑戰,是相機要抵抗等同地心吸力6200倍的衝擊力,令內部電子系統不受影響,團隊最終將所有電子系統,黏在外殼上,讓外殼吸收震動。他從國家航天局近日發布的照片中,見到理大設計的「火星相機」在着陸後沒有散開,對此感到十分開心,但日後要將影像傳回地球,又是另一挑戰。

此外,理大近日成立了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並由負責「火星相機」研發的容啓亮領導,將繼續不遺餘力支持更多航天技術的研發,致力以科研力量貢獻國家發展。

理大有兩個團隊分別協助選取天問一號着陸點及設計「火星相機」。(點新聞記者何燊亮攝)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多圖)理大團隊研發「火星相機」及為天問一號選着陸點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