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紅星耀香江 |「香港抗日第一家」11人參軍從救國到建國 後人捐祖屋建紀念館傳承羅家精神

全家十一人參加部隊、海陸空各條戰線均有他們的身影,「香港抗日第一家」的盛譽之下,是一個家族在抗戰歲月的犧牲與付出。

抗戰勝利後接組織命令北上內地,參與解放戰爭、建設新中國乃至改革開放,他們從未缺席,這是一個家族與國家命運的休戚與共。

捐出祖屋改建紀念館,為傳承先輩精神奔走呼號,這是身為後輩的責任與承擔。

「紅星耀香江」系列第七集,讓我們聽聽「香港抗日第一家」後人、港九大隊老游擊戰士聯誼會副會長黃俊康講述他父輩的故事。

【採編手記:薪火相傳】

按照原本的拍攝計劃,羅家大屋是我們要拍攝的「歷史地點」。關於「香港抗日第一家」,公開可查的史料足夠豐富,以講述結合鏡頭,製作一條介紹歷史故事的短片並非難事。

去往羅家大屋的路上,聯絡人告知黃俊康和他的三位姊妹當天也在現場,可以接受訪問。這場意料外的訪問持續40分鐘,已算探訪過程中最簡短的一次。但也正是這次訪問,讓我們看到了另外一種敘事視角——傳承者視角。

啟動「紅星耀香江」專項的初始動因,「記錄本身即是價值」已不言自明。但於今時今日的內地與香港、面對在太平盛世中成長起來的一代,我們做的這件事究竟有什麼現實意義?這個問題伴隨始終,而答案,則就在黃俊康及許許多多抗戰老兵的後人們身上。

他們對國土淪陷的記憶、對戰爭的理解,承襲自父輩;他們對當下的思索、為讓年青人了解歷史而付出的「微薄之力」,又發乎自身。當他們成為攝製組鏡頭的聚焦點,那座橫亙在歷史和現實之間的「天塹」終變「通途」。

距離採訪黃俊康已過去月餘,再次從片中聽到他講「羅家有十一個人參加部隊,也付出了好大犧牲」,講「我們用自己好微小的力量,去推動羅家的精神代代相傳」,仍會被那語氣裏的自豪和篤定感染。時光有去無回,歷史倏忽而過,當年的親歷者亦成耄耋老人,終有一日,當我們無法再從親歷者的視角去了解那個時代的人與事,惟其有黃俊康這樣的傳承者,我們方能相信,如「羅家精神」這樣寶貴的精神財富能夠薪火相傳。(記者 沐晚)

【《紅星耀香江》特別專題】

編者按: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在烽火連天的香港抗戰歲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江縱隊,曾用青春熱血護港衛國。在建黨百年這一歷史節點,點新聞《紅星耀香江》專題組尋訪多位東江縱隊老兵,及老兵後人,聽他們講述香江革命兒女的抗戰傳奇,讓愛國愛港的紅色基因、革命薪火在香江代代傳承。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紅星耀香江 |「香港抗日第一家」11人參軍從救國到建國 後人捐祖屋建紀念館傳承羅家精神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