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惠貞
住房貴、住房難、住房小是香港民生之痛。從人均GDP看,香港去年達到4.67萬美元,穩居全國城市第一,達到高度發達經濟體水平,但與此同時,香港也是全球樓價最貴和人均居住面積最小的地區之一。以人均居住面積計算,香港僅為15.8平米,遠低於上海(24.2平米)、深圳(27.9平米)、新加坡(30平米)等亞洲其他大城市水平。香港現時還有大約21萬人住在劏房,人均居住面積僅3.5平米;有25萬宗公屋申請,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長達5.8年。儘快解決住房難題,已經成為香港社會的共識和香港市民最迫切的訴求。
要解決住房問題,必須增加土地供應。與一般人認為香港地少人多的印象大相徑庭的是,香港富餘土地並不少。香港土地面積約為1106平方公里,目前已開發的土地僅佔四分之一,其中住宅用地僅佔全港土地的7%。佔香港土地面積40%的郊野公園受《郊野公園條例》保護,開發利用需要立法會修例。另外約有50平方公里新界農地,開發利用空間很大,當中約10平方公里農地由幾大地產商持有。
地產商作為重要持份者,他們有能力也有意願在土地供應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2019年新世界發展就曾宣布捐出300萬平方英尺農地給社會,包括給政府興建公屋。幾家大地產商都表示願意配合特區政府提出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支持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農地,這也顯示他們有協助政府解決重大民生問題的誠意。特區政府應當制訂政策,創造條件,支持鼓勵相關企業積極回饋社會,共同解決土地房屋問題。
目前拖慢土地房屋開發進度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審批慢。以農地改為住宅用地為例,審批程序極為繁瑣,需要經歷兩輪審批,且每輪審批均涉及地政、交通、環保、渠務等十多個部門,所需時間漫長且重複,成功改劃的平均時間長達七年以上。從生地到熟地再到建樓最長達十年,一些樓宇項目要進行舊區改造或申請改變用途等,動轍需時數年以至十年也未必能成功。這樣的辦事效率當然不能令人滿意,破除制度性障礙、簡化開發流程已經刻不容緩。有消息說特區政府正在研究重組政府架構,避免「政出多門」,其中一個選項是分拆運房局,將目前的運輸及房屋政策各歸一局專責,以加強土地房屋的協調。我們樂見其成。
從長遠來看,填海造地是增加土地供應的重要途徑。香港現時約有6%的土地來自填海,屯門、大埔、荃灣、將軍澳等6個新市鎮都是大規模填海建設的,香港未來發展仍然需要通過填海創造更多土地儲備。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近日表示,2027年可以開展中部水域人工島填海工程,2030年會有第一批土地供應作興建房屋,首批居民有望在2034年入夥。我們支持「明日大嶼」計劃,同時希望特區政府能夠加快推進步伐,不要讓等待上樓的市民望穿秋水。中聯辦駱惠寧主任不久前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會上說,「市場經濟,競爭激烈,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值得深思。
中央政府對香港土地房屋問題高度重視。韓正副總理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特別強調,「解決香港住房問題,難度是很大,但總要有開始的時候」。夏寶龍副主席今年7月談到對香港的「四大期盼」,當中就包括希望香港住房問題得到極大改善,將來告別劏房、「籠屋」。我們高興地看到,特區政府正在積極行動,期待林鄭月娥行政長官在10月份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拿出一個更系統全面的解決方案。
在剛剛結束的香港選舉委員會選舉中,建設力量佔據了絕對優勢,市民和社會各界對提高特區管治效能、開啟良政善治有了更高的期盼。過去由於政治爭拗、議會內耗,導致政府很多政策與改革寸步難行。中央主導制定香港國安法、完善特區選舉制度,為香港解開了政治困局,香港開啟由亂及治、由治及興的重大轉折。在此情況下,特區政府應有足夠的決心、勇氣和能量去處理土地房屋等深層次問題,為廣大市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現在就是香港解決住房問題的最好時機。
(作者為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香港九龍社團聯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