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大國建造|水深浪大、一年僅4個月可開工 本港建人工島「變廢為寶」

I· PARK「源·島」未來將使用先進焚化科技,大大縮減廢物的體積,減少堆填區負荷。(點新聞記者李九歌攝)

「時代精神耀香江」之大國建造民生工程走訪活動,今日(29日)順利結束。在最後一站,點新聞記者搭船來到位於石鼓洲附近的外海,在這裏,有一個面積約16公頃的人工島,現時正在興建首個現代化綜合廢物管理設施I· PARK「源·島」,由吉寶西格斯和振華工程有限公司聯合承建。這裏未來將使用先進焚化科技,大大縮減廢物的體積,減少堆填區負荷,有助更妥善處理廢物及香港的可持續發展。

人工島面積約16公頃,現時正在興建首個現代化綜合廢物管理設施I· PARK「源·島」。(點新聞記者李九歌攝)

工程開展至今近3年,目前已經完成環境基線勘察,並開展多個前期海事工序,包括海堤建造、深層水泥拌合樁、沉箱預製和安裝等。其中,用來建造人工島的海堤和防波堤由約74件沉箱組成,最重的沉箱重達3800公噸,對應尺寸為高20米、闊25米、長20米,全部經東莞運抵石鼓洲工地。

香港振華總工程師陳健向點新聞記者介紹,此項目是近30年來香港首個在外海水深12至15米的地方建造人工島,由於水越深波浪越大,全年可正常作業的施工期僅有4個月。此外,受到疫情和封關影響,大量砂石無法從內地準時運輸。而香港特區政府鼓勵使用本地的建築垃圾,例如公眾填料是從建築、挖掘、裝修、拆卸及道路工程中產生的岩石、混凝土、瀝青、瓦礫、磚塊、碎石及泥土等組成的物料。因擔心廢料不能滿足長期沉降效果,無法運用在地基土方面,項目自行研發一套裝置,能夠長期模擬土的固結沉降,研究從建築、挖掘、裝修、拆卸及道路工程中產生的公眾填料,在30年和50年的長期特性,結果證明其性質優於海沙,因此人工島填築大量運用本港政府提倡的公眾填料,佔比約8成,有效縮減了6個月工期,降低了建築成本。

人工島填築大量運用本港政府提倡的公眾填料,佔比約8成。(點新聞記者李九歌攝)

環境友善 維護生態

由於項目隸屬環保署,施工方致力於環境友善。在項目工程展開前,環境小組在附近收集環境基線數據作日後水平參考。相關環境監測工作包括水質監測、江豚監測、生態監測和聲音量度,已於2018年6月展開。

工地東邊的海堤採用傳統疏浚和方塊海堤施工方法,其他位置則是非浚挖式方法,採用預製混凝土沉箱安裝,減少建造時產生的水底噪音。

由於石鼓洲是白腹海鵰的棲息地,工程實施緩解措施,包括避免在繁殖季節進行高噪音工作、限制工程船隻靠近鳥巢、減少目眩光干擾。石鼓洲附近海域是江豚的重要生境,團隊採取3種特別監察措施,就附近江豚的分布、棲息地、基線移動、行為模式等,制定系統化和量化調查。施工過程確保有海豚觀察員,在附近有海豚出沒時負責通知工地停工,以此落實環境保護的理念。此外,石鼓洲工地附近錄得6個珊瑚品種,包括1個罕見品種,施工團隊在建造工序前已經進行珊瑚移植和監察工作。

先進焚燒技術轉廢為能

香港現時主要依靠堆填區處理城市固體廢物,三個主要堆填區分別位於新界東北、新界東南和新界西部。隨着本港廢物量在過去數十年激增,現有的三個堆填區面臨飽和。

I· PARK「源·島」將採用先進的焚燒技術作為核心處理技術,設有機械分類及回收設施,預計每日能夠以焚化方式處理3000公噸固體廢物,並以機械分類方式從200公噸固體廢物中回收有用資源。焚化過程產生4.8億度熱能,不僅能夠為設施提供電力,實現自給自足,剩餘電力還將輸入中電電網,供10萬戶家庭使用。

相對舊式焚化爐,通過運用先進的3T技術,讓焚燒廢物後產生的煙氣能夠在至少850℃的高溫(Temperature)下有足夠的停留時間(Time),並處於高湍流(High Turbulence)的條件下處理,確保二噁英等有機污染物被完全燒毀。設施亦採用先進煙氣潔淨系統,有效減少焚化爐中二噁英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確保設施的排放可達到較歐盟更嚴格的排放標準。

(點新聞記者李九歌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大國建造|水深浪大、一年僅4個月可開工 本港建人工島「變廢為寶」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