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立法會選舉丨社福界(上) 如何做到「無窮香港」

編者按:中央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後,各界對從政者的要求更高、更嚴格,除要求立法會參選人等從政者要愛國,亦要有一定的社會政策分析力、社會難題解難力。特別是在解決貧窮議題上,特區政府日前公布《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香港2020年貧窮人口達165.3萬人,較2019年增加16.2萬人,貧窮率達23.6%,二者均為2009年有紀錄以來最高。點新聞近日為此採訪了三位立法會選舉社福界候選人,了解他們如何看待貧富懸殊現象,並有何良策提升扶貧效率,以達致「無窮香港」。

狄志遠表示,香港一致性的扶貧措施會有短期效果,但不能解決結構性貧窮問題。(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新思維主席狄志遠表示,「香港一致性的扶貧措施會有短期效果,但不能解決結構性貧窮問題,包括人口老化、低收入家庭生存空間收窄、青年憂慮就業前景、經濟轉型引致的工種流失等情況。」狄志遠認為,政府要從結構性角度處理貧窮問題,完善退休保障制度,做好人才培訓,改善居住環境,訂立至少5至10年的長期計劃和清晰脫貧目標,學習內地扶貧工作的魄力和以目標為本的做法,多利用企業、社會團體、居民組織等力量,有效提升脫貧措施效果,共同尋找解決方法。

在解決兒童貧窮方面,狄志遠承認,貧富家庭在爭取學習機會空間上有差距,富裕家庭的孩子能夠學習更多知識,見識更廣,在日後發展中有更多優勢;而貧窮家庭的孩子,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照顧家庭,缺乏學習指導,競爭力逐漸變弱。他建議,政府可利用商界的力量,讓貧困兒童多與社會接觸,提升認知水平,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朱麗玲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民建聯主席李慧琼等人陪同下宣布參選。(點新聞記者攝)

民建聯註冊社工朱麗玲則表示,導致香港貧富懸殊問題嚴重的原因有很多,最為人詬病的則是房屋問題。民建聯一直推動解決房屋問題,倡議大幅度增加房屋供應量,其中包括興建更多公屋,推出3萬至5萬個過渡性房屋,落實三年上樓目標,設立劏房起始租金等,同時要增加土地供應,如建設北部都會區和「明日大嶼」人工島等。

朱麗玲還指出,在職貧困是現代發達城市共同面對的問題,在職家庭津貼對於解決在職貧困問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現時職業津貼有工時限制,無法幫助一些開工不足的市民,她希望政府能夠增加一層保障,針對開工不足或者被迫放無薪假的市民,完善扶貧機制。而針對兒童貧困,她建議可以設立兒童醫療券,幫助部分需要適切治療的兒童。在照顧特殊需要兒童方面,她則建議政府可以增加早期評估識別的名額,提早支援,並給予家長更多資訊,幫助他們尋找支援服務。

香港復康力量會長葉湛溪。(受訪者供圖)

香港復康力量會長葉湛溪指出,就業是脫貧的基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政府不能依靠短期的派錢措施扶貧,而是要仔細研究不同階層的貧窮情況,訂立清晰的減貧目標,在就業支援、興建公屋等環節上提高社會安全網,做好延續性規劃,最終實現滅貧,乃至共同富裕的目標。

葉湛溪還指出,此前有團體調查顯示,超過六成受訪的兒童照顧者一星期7日都要照顧家庭,無法外出工作,造成經濟壓力,逾三成人每月家庭收入只有一萬元或以下。19至20年度只有7300個資助托兒服務名額,但0至9歲兒童有逾57萬,建議政府增加受資助托兒服務名額,提供托兒津貼,同時全面檢討綜援制度,重新訂立基本生活水平,提早按通脹調整標準金額,並涵蓋全職專上院校學生,讓基層家庭有上流的機會。

(點新聞記者李斯哲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立法會選舉丨社福界(上) 如何做到「無窮香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