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冬遊元朗 | 山道丹楓 賞大棠最動人風景

  圖:紅葉似火,黃葉明媚,在陽光照射下很好看。(大公報圖)

又到了賞紅葉的季節,每年的11月中至12月都是大棠紅葉開始轉紅的日子,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最近更新的「紅葉指數」,為黃至紅,記者親身前往大棠看看紅葉盛開的情況,有不少紅葉都已經由綠變黃,甚至變紅,產生漸變的視覺效果,很適合打卡。

陣陣涼風吹起,大家不妨前往大欖郊野公園楓香林,更可以行至有「香港千島湖」之稱的大欖涌水塘,景致十分迷人。

每年12月的時候,不少情侶、一家大細都會前往元朗大棠欣賞紅葉,每逢周末人頭湧湧。上星期,記者選擇了平日前往大棠,仍見不少人到此打卡,既有行山人士,又有單車愛好者,亦有「多代同堂」一起前往。要前往大棠的方法甚多,可以先抵達港鐵朗屏站,再轉乘港鐵巴士K66特別班、九巴68R紅葉專車,又或者搭小巴,均可以到達山腳,交通相對方便。

元朗大棠紅葉是以楓香樹為主,葉子形狀似雞腳,所以亦俗稱「雞爪楓」,這與日韓的楓葉不同,大棠紅葉屬於楓香科,日韓的楓葉則屬楓樹科,楓香葉只有在寒冷的氣溫及強光的照射下,才會開始轉色。最近天氣開始轉涼,相信會加速紅葉轉顏色的速度,要前往觀賞紅葉就要趁早。

每年漁護署都會在官網上載大棠楓香林紅葉指數,當中分為A至D四級,代表着紅葉轉紅程度,D代表綠色,C代表轉黃,B則是代表開始紅,A就是極紅。截稿前,漁護署顯示楓香林紅葉指數為C-B,即為黃至紅。同時,漁護署提醒大家,「當紅葉指數轉為B或A時,楓香林的訪客會顯著增多,請避免在星期日及長假期時到楓香林遊覽。」

平坦路為主 相對易行

當天,記者從港鐵朗屏站出站,很快找到要乘搭的小巴。到達山腳,步行十多分鐘,就開始步入大欖郊野公園,前往楓香林。沿途多以平坦路為主,相對易行,眼見不少小朋友都可以輕鬆完成路線。漁護署顯示楓香林紅葉指數為黃至紅,當天所見仍有不少為綠色,眼前並非大部分楓葉變紅色,不過拍攝效果並不差,有漸變的效果出現,綠、黃、紅三種層次顏色映入眼簾。然而想要站在紅葉樹下打卡,可能要就一就位,或者只拍攝部分的位置。由於往年不少遊客直接爬上樹打卡,傷害到生態環境,當日前往所見不少樹前都圍了圍欄,防止人們直接攀爬樹上。

另外,想要拍攝出好看的紅葉照,記者有少許的經驗分享。當天肉眼所見紅葉有如漸變色般美,不過用相機拍攝時卻失真,原來是欠缺陽光,所以建議大家選擇早上的時候,或者在日落時分就最好,因為陽光可以在楓葉之間穿透出來,唯美感十足。現場更見不少人與紅葉合照,所以建議大家不要穿着紅、黃、綠、啡色的衣服,以免與環境撞色,而未能突出自己。

在沿途有不少涼亭、長椅供遊人休息,不過大家謹記順手帶走自己的垃圾。或者讀者會認為,香港的紅葉不如日本、韓國的紅葉壯觀,不過未能出外旅行的大家,能在大棠欣賞紅葉,也是「偽出遊」體驗了。

大欖涌水塘一覽「迷你千島湖」

過楓香林,一直向前行,還可以遊歷大棠自然教育徑、大欖涌水塘、大棠谷等地,環境優美之餘,更可以做下運動呼吸大自然的空氣。

記者這次選擇繼續前行,到達大欖涌水塘。當天不少人到達楓香林的盡頭就沒有再前行,所以前往水塘的人愈來愈少。大概步行15分鐘到達「吉慶橋」,而旁邊則是水塘位置,看見太陽照射在水面上,水的倒影猶如一塊天空之鏡,讓人讚嘆大自然之美。前往大欖涌水塘可謂四通八達,大棠、小欖、大欖或者掃管笏都可以作為起點。

據資料顯示,水塘原址曾有七條村落,分別為大欖、關屋地、圓墩、清快塘、田夫仔、胡屋和黃屋,其更有「迷你千島湖」之稱,是新界西北部最大的水塘。水塘中多個小島星羅棋布,由高處俯瞰甚為壯觀,就算走得多辛苦,看到此景感到一切也是值得。

大欖涌水塘是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個興建的水塘,周圍主要是植林區,由於水塘附近的土壤貧瘠及經常受山火影響,為了鞏固水塘集水區的建築結構,故此於1952年開始了植林工作,在水塘附近培植了很多不同品種的植物。大欖涌水塘除了收集雨水外,同樣也是收集從內地購入的東江水的水庫之一。而大欖涌水塘壩更是全香港首個擁有水力發電之水庫,可將電力供應濾水廠

(來源:大公報 記者:許詠妍)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冬遊元朗 | 山道丹楓 賞大棠最動人風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