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香港機遇|傳媒「老鬼」盧永雄獨家分享:新聞熱度只得三個鐘?記者要有乜特質?|特邀嘉賓主持:周振基(EP3)

由一線記者到新聞集團CEO,由傳統紙媒到創立網媒,1987年投身傳媒行業至今,資深媒體人盧永雄見證着行業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亦身處其中不斷打破局限、尋求突破。在他心中,傳媒人需要具有點樣的特質?香港未來發展何去何從?《香港機遇》請到盧永雄做客,聽聽他與嘉賓主持周振基探討香港的傳媒業發展。

傳媒人要有乜特質?心態開放及能力多樣

盧永雄以政治新聞記者的身份起步,惟當年報館採訪經費有限,工作中往往無法明確分工。「當時去北京採訪,都有七八個編輯派嘢比我做。好在乜都做,乜都容易學習到。」初入行時的經歷奠定了盧永雄對「記者」職業的認知——「心態開放」和「能力多樣」,這是對記者的核心要求。即便三十年間傳媒行業歷經從傳統到現代、從平面到數碼的多重轉變,盧永雄懷抱此堅持。

盧永雄坦言,在當下做記者好有挑戰性,「我往往會『嚇』年青人不要入行」。根據他的觀察,隨着網絡媒體發展,受眾對於信息時效性的要求水漲船高,好事壞事都是三個小時傳千里,「無論多大的新聞,三個鐘沒有發展就已經『死咗』。」

因此,盧永雄笑言,記者就是要跟著這個節奏,「做媒體的人首要就是,喜歡快節奏,喜歡多變化,喜歡自己反應快。」除了這些,更要能夠在尋找一件事答案的過程中獲得滿足感。「首先要打開自己,不斷學習和了解世界。對自己堅持太多,對世界接受度小的人是很難做這行的。」

年青人鬥志不足?不要Hea不要躺平

有人因「寫作好難」對入行望而卻步,盧永雄則認為,寫作的難易同語文能力沒有太大關係,「有沒有嘢想寫才最重要。你自己有好多問題,得到好多答案,有嘢想寫,這件事就會好容易。」相比之下,多媒體時代對多樣化能力的要求,則體現在拍攝、剪輯等技能上。

曾幾何時,香港人崇尚「獅子山精神」,不屈不撓,艱苦奮鬥。「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有些聲音叫年青人Hea,凡事無所謂。」對於這種風氣的轉變,盧永雄深感無奈。他告誡年青人,選擇Hea、躺平便意味着潛意識裏已經認輸,將自己的失敗合理化,長此以往,就一定不會成功。

「這個世界永遠都有機會,很多時候不是資歷超班,而是毅力超班的人獲得成功。行多一步,令到事情向前推進,你都可以成功的。」盧永雄說。

外國政客抹黑香港「不民主」?批西方「何不食肉糜」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剛剛結束,這是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次立法會選舉,選出了一班「愛國愛港」的議員,踢走了「反中亂港」的攬炒人士。然而,早前盧永雄卻在一篇題為《沒有自律 何來自由?》的評論文章中說,「看現在香港的情況,若說局面已穩定,確實言之尚早。」當被問及何出此言,他將2019年發生的修例風波,比作香港回歸20多年一路「政治化」導致的「火山爆發」——「爆發過後,表面好似已經冷靜,但地底下仍然有熔岩。社會要恢復需要一個過程。」

盧永雄熱衷政治體制研究,善於觀察不同政治運作模式的效果。在他眼中,過去24年,香港政治制度自回歸以來不斷開放,但是過程中偏離了軌道。這種「偏離」首先體現為「社會運動」不斷升級,從違法走向暴力,「(這)已經完全超過民主政治的合理軌道,變為民粹政治, 甚至在個別情況下是暴民政治。」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正是因此陷入「完全排他」的境地——支持所謂訴求和無差別反對《財政預算案》成為「通關密碼」。盧永雄坦言,當時是「只要不夠激進,都會被排擠。」

而2021年立法會選舉期間,也摻雜了一些所謂政治參與度降低的質疑聲。盧永雄說,2019年的經驗已經證明,政治參與度並非越高越好,「往往參與度越高,對民生問題的關注度反而少了。」他希望新選制發揮均衡參與的優勢,從政者則將關注點由政治化議題轉向社會民生,幫手解決市民面臨的現實問題。「西方國家有些對香港的攻擊看似站位好高、好理想化,但從實際來看,其實是『何不食肉糜』。」

香港未來發展何去何從?要警惕「自我中心」島民心態

內地改革開放四十餘年,「一河兩灣」之隔的深圳從小漁村發展為GDP超越香港的科技城市。盧永雄一方面為國家發展欣喜,另一方面又為香港的未來擔心。「這個擔心不是說國家發展這樣強,我們沒有機會,而是擔心一種『自我中心』的島民心態。」

究竟應該如何認知國家與香港的關係?盧永雄打了一個比方:如果國家發展是一艘大船,那麼香港應該是這艘船的一隻艇仔。「跟着國家大船一路行,我們可以游遍全世界,見到好多未見過的風景,自己漂會顛簸好多。」

而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正是國家為香港錨定的航向。盧永雄指,香港作為一個文化交匯點,更容易將中國文化帶出去。「向西方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是要從對方的興趣點入手,以非宣傳語言和方式講故事,這方面香港融入國家,有好多事可以做。」

【側記: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

「我會不會講得太快?」停機休息的間隙,盧永雄小聲詢問嘉賓主持周振基教授。在整個訪問過程中,自稱傳媒「老鬼」的盧永雄反應快、語速快,以充分的比喻和豐富的例證進行密度極高的信息輸出,正應了周星馳電影中那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有人講,記者是年青人的工作,人上了年紀,會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而在盧永雄身上,我們看到另一種可能——他說,記者應該樂於打開自己,對了解世界滿懷熱情;他說,記者應該享受追求時效性時的快感;他說,記者應該不斷學習。在盧永雄身上,體現了身為記者的特質——持續吸納、持續思考、持續輸出,這些特質,與年齡無關,傳媒「老鬼」仍閃光。

(視頻攝製:加南、任青、蘇婷 / 剪輯:加南 / 撰文:記者 沐晚 )

【 關於《香港機遇》(Our Synergy)】

點新聞《香港機遇》(Our Synergy)是一檔非一般的節目,特邀嘉賓主持周振基教授致力推動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超過30年,同時馳騁商界,對香港方方面面有獨到見解。在這裏,你會看到來自政界、商界及文化藝術界等不同領域的嘉賓有別以往的一面,聽他們與周振基暢聊成長經歷與行業故事,同時結合當下熱點,探討香港未來會有怎樣的發展機遇。

【 特邀嘉賓主持:周振基教授 Prof. Stephen Chow 】

出生於香港,香港大學經濟及商學院哲學博士,致力推動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超過30年,亦馳騁商界,大力支持慈善公益、教育事業。在《香港機遇》這檔節目中,周教授亦延續無償服務社會的公益行動,義務地以特邀嘉賓主持身份邀請各領域代表人物,講述香港機遇故事。

往期回顧

香港機遇|談香港文化藝術發展 梁振英:「沃土不去耕,一定變沙漠」(EP1)

香港機遇|黃百鳴最滿意的作品是「未拍過的那部」?港人北上要拍「拿手的東西」!(EP2)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香港機遇|傳媒「老鬼」盧永雄獨家分享:新聞熱度只得三個鐘?記者要有乜特質?|特邀嘉賓主持:周振基(EP3)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