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今日(17日)社論關注政府新一輪財政預算案及抗疫問題。其中,《大公報》社評指出,特區政府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下月底發表,在財赤情況下如何兼顧市民期望和短中期需要,挑戰巨大。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在網誌中透露,今年預算案主要把握兩大方向:一方面堅持審慎理財,應使則使;另一方面保留一定的財政實力,應付已知和未知的各種風險和需求。的確,應對疫情必須加大紓困力度,而提升香港長遠競爭力,更需要有魄力的大手筆投入。
《大公報》:既要紓困救急 又要立足長遠
國家「十四五」規劃,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綱要、「前海方案」等,為香港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在這些政策之下,香港的發展空間變大,產業提升動力增強,青年人也有了更寬廣的發展平台。難能可貴的是,如今香港各界已充分意識到未來發展機遇所在,唯盼特區政府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支持和幫助。例如應透過「政策搭橋」,讓各界能更快更好地抓住新的發展機遇,尤其是在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加大吸引人才力度方面,需要拿出更多更具體的「破格」方案。利民紓困不能少,投資長遠更不能手軟,所有這些都需要錢。所幸香港去年經濟增長達6.4%,各項收入增加,財赤壓力可望得到紓緩。未來一年對香港發展至關重要,特區政府需要推出更有魄力的舉措,開創美好未來。
《文匯報》:立即行動救助失業減收群體渡年關
本港防疫抗疫基金目前尚有約40億元的結餘,扣除新一輪抗疫基金發放的35.7億元,仍有4.3億元,因此,政府毋須再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完全有條件馬上作出救助基層失業及減收群體的決定。現在的挑戰,是政府如何在春節前,將這筆錢送到基層失業及減收群體手中。政府有必要立即與各政黨、議員磋商,與社福機構和社會公益組織等攜手,以簡單可行的辦法,在春節前把溫暖送到基層失業及減收群體手中。社區組織協會昨建議,可利用審批快捷、一至兩星期便可發放資助的「公益金及時雨抗疫基金」,來發放政府資助,這類建議值得政府參考。
《星島日報》:議員民粹要有譜 港府難再派消費券
政府日前推出第五輪防疫抗疫基金,各個政黨乘勢要求再加碼向全民派發電子消費券,彰顯其為市民爭取更多好處,但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社會對消費券的成效不一,且過去兩年推出的多輪防疫紓困措施,對公共財政造成沉重壓力,面對外圍不明朗因素,未來又要進行多項重大基建,當局更須審慎理財,保留彈藥以備不虞。
《明報》:病毒變種顯現新風險 靈活變招應對新情况
內地踏入新的一年又出現多個地方多種病毒株的零星爆發,感染人數連續數周達到三位數,昨天才首次回復到雙位數。Omicron無孔不入,已經有14個省市發現病例,而且無症狀感染人數激增。冬奧即將開幕、春運馬上開始,人員流動和人群聚集大增,防疫抗疫形勢更形嚴峻,惟以「動態清零」為目標的大方針不變,更加需要因應情况變化不斷優化防疫手段,不時變招才能將疫情遏制在萌芽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