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染疫須知:出現這11項病徵須前往急症室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續升溫,確診數字不斷創新高,公營醫療系統瀕臨崩潰。港府早前推行「居安抗疫」計劃,容許合適的密切接觸者改為居家檢疫。加上鑑於疫情嚴峻,不少市民為求心安會自行使用快速測試套裝自我檢測,假若快速檢測結果呈陽性,市民在家接受家居檢疫或等候進一步安排期間,他們與同居的家人需要注意什麼?什麼情況下可外出?如何安排日常生活所需?有不適或初步確診要如何處理?以下一一為你解答。

確診者在家隔離或等候安排期間,他們與同居的家人需注意什麼?

在空間安排上:

  • 若條件許可,建議將家居隔離者安置於通風良好的獨立房間,盡可能打開窗戶以保持單位空氣流通。如需離開房間,家居隔離者須正確佩戴緊貼面部的外科口罩。
  • 其他家庭成員應住在另一房間;若受空間條件所限,家中沒有多出的房間,家庭成員應與家居隔離者分床並盡量保持距離。
  • 整段檢疫期間留守家中,家居隔離者切勿擅自離開住所,並應保持大門關上進行隔離,切勿容許任何非同住親友進入住所。

照顧確診者時:

  • 應交由一名沒有長期病的家庭成員負責照顧或與確診者或隔離人士接觸。與家居隔離者同處一室時,應戴好緊貼面部和覆蓋口鼻的外科口罩,在過程中應避免觸碰口罩。若口罩被分泌物弄濕或弄髒,必須立即更換。口罩使用後應妥善棄置,避免其他人接觸。
  • 接觸家居隔離者或其周遭環境後,應立即用水和皂液洗手最少20秒,並用即棄紙巾抹乾雙手。
  • 避免體液接觸,包括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及糞便。
  • 所有家庭成員都應被視為接觸者,應每日自行監測體溫和身體狀况,也應每日自行使用快速測試套裝自我檢測。

在衞生清潔上:

  • 如需共用洗手間,確診者應在每次使用後即時清潔和消毒。
  • 每星期至少一次把約半公升清水倒入每個地台排水口。
  • 避免與家居隔離者一同用餐或共用餐具、牙膏、牙刷、毛巾或床上用品等。
  • 每日使用1:99稀釋漂白水徹底清潔家居環境、浴室、廁所和經常接觸的物品表面。
  • 如需採購食品,藥物或生活必需品,可勞煩親友代為購買,或改以網購形式採購
  • 囑咐上門送遞物資的親友或送貨人員把物資放置於門外,盡量避免面對面交收。開啟大門時,亦應佩戴外科口罩
  • 如必須外出,例如前往求診,可先電話預約指定診所,並以點對點方式前往指定診所,過程中須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如出現嚴重病徵應立即召緊急救護車入院

根據衞生署發出的「尚待入院或隔離設施時的健康建議」,如冠狀病毒病測試呈陽性或快速檢測結果呈初步陽性的人士,若暫時只出現較輕微感染徵狀,例如發燒、咳嗽、喉嚨痛等,而需要獲得醫生診症服務的人士,可到醫管局轄下的7間指定診所求診。

不過,如果身體出現以下11項病徵時,就需要直接前往急症室:

  • 按指示服用退燒藥後仍然發燒超過攝氏38.5度,並持續多於2天
  • 體温低於攝氏35度
  • 抽搐
  • 呼吸困難或氣促
  • 失語或不能行動
  • 不能甦醒或不能保持清醒
  • 胸部或腹部疼痛
  • 頭暈或意識混亂或精神狀態明顯轉變
  • 虛弱或腳步不穩
  • 孕婦的胎兒活動減少或停止(適用於妊娠期 24 周或以上的孕婦)
  • 持續不能飲食/腹瀉和嘔吐多於兩天

更多閱讀:

染疫須知:無病徵須服藥?拆解兩種常見止痛藥

同心抗疫|中咗點算好?重症輕症分流方法話你知

全民戰疫錦囊|自檢呈陽性點算?輕症點就醫?

一圖|染疫後居家隔離點自救?3招幫到你!

一圖|鍾南山傳授港人「防疫三招」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染疫須知:出現這11項病徵須前往急症室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