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疫情,比較好的消息是確診數字稍有回落。
昨天(11日)香港新增29381宗確診個案,相較前天的確診數字也有所下降。

疫情能有所好轉,離不開內地的「雪中送炭」,也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齊心協力。
當然了,也離不開那些居家「自救」的市民。
這波疫情中,香港的醫療系統超負荷運作,有些醫院的急症室更是瀕臨崩潰,這種形勢下,有不少輕症患者需要居家抗疫……

然後,大家就開啟了自己檢測、自己買藥、自己隔離的生活;有不少患者最後自己痊癒了……
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網友曬出自己感染後自癒的經歷↓



看起來有點難以置信,但這的確是香港當下不少人的實況……
點新聞記者就曾採訪過一位全家中招後自癒的網友。
一家四口自癒的經驗
家住深水埗的何小姐(化名),早前向點新聞記者親述了自己一家四口從中招到自癒的全過程。
何小姐8歲的女兒於2月9日確診後被要求在家「耐心等」,十餘日的等待期中,其他家人陸續被感染。
居家隔離期間,通過積極應對,最終何小姐一家全部康復。

何小姐說,按時吃藥、好好休息、大量喝水、營養均衡飲食是恢復健康的關鍵;女兒高燒不退,服用適量連花清瘟及退燒藥後得到控制;何小姐自己身體酸痛,頭痛時就吃2粒必理痛加4粒連花清瘟,以緩解症狀。
至於如何有效服用連花清瘟?點新聞記者早前有報道過→《同心抗疫|中醫教路!連花清瘟應如何用:有適應症時服用為宜》

飲食方面,何小姐說,在保證均衡營養的同時清淡飲食,要多吃水果及喝牛奶。她還說要調節好心情,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不要過度恐慌。
何小姐一家居家自癒的經驗總結,點新聞記者都整理在下圖裏了↓

黃同學:服用連花清瘟好轉,籲平常心對待
上述的何小姐一家四口從起初的徬徨無助居家等待,到轉變心態積極應對居家治療並康復,可見調節好心態是真的很重要……
其實只要不是重症,真的不用太過緊張。

另外一名留在家中自救的黃同學亦提到,染疫後要平常心對待——
黃同學出現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發冷、發燒等症狀後,通過快速檢測發現自己初步確診;黃同學數日來不斷大量飲水,服用適量連花清瘟膠囊,營養均衡飲食,症狀現在基本已經消失。
對了,之前市面上有出售假的連花清瘟,市民可通過以下4大防偽特徵識別。

現時,黃同學兩次快速檢測都顯示陰性,「被迫留在家中的感染者不必過於緊張,平常心對待,注意作息時間和飲食均衡,配合食藥,病情會有好轉的。」黃同學說。
隔離期間患者難免焦慮,如果難以調節,不妨看看這篇→《心理焦慮點調劑?專家話你知》
以下,全是居家自救錦囊…
現時,港府已經認可快速檢測的結果,並且啟用快測陽性申報平台→《快測陽性呈報平台啟用 資訊一文睇》
所以,大家家中要必備快速檢測包,出現疑似症狀時可先自我快速檢測。

目前,市面上的快速檢測包的款式眾多,購買時可留意盒上作為量度標準的Ct值,是否達到25或以上。
關於快速檢測包去哪買?如何選購?可回顧點新聞記者早前的報道→《(有片)第五波疫情嚴峻 快速測試包六須知幫到你》
至於如何正確做快速測試,立法會議員林順潮醫生曾自製短片,教了大家詳細的步驟及注意事項↓
如果,檢測到確診且症狀輕微,市民需要在家隔離,可參考這些自救方法↓

在這個艱難時期,每個家庭也要多留心觀察家中老人的狀態,發現不對勁要及時向專業人士及團體尋求支援。
關於該如何更好地為家中長者做好防疫抗疫?→《(有片)長者點做好防疫抗疫?錦囊一圖睇》

這波疫情中,因為孩子操碎心的家長有不少。如若兒童或青少年不幸中招,家長該如何照顧?→《兒童染疫點算好?專家7招拆解照顧須知》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盡快打針!
早前鍾南山院士為香港抗疫支了三招,其中一招就包括要加強疫苗注射。
打了兩針的市民,也得盡快接種第三針,加強保護屏障。
為了家人健康,也為了香港早日走出疫霾,大家一定要同心抗疫,相信香港一定能撐下去。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