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計劃精簡發展相關的法定程序,發展局今日(16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提出多項建議。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對此表示歡迎,指修訂可將「生地變熟地」程序縮短3至5年,未來10年公營房屋供應中有約22萬個單位能加快落成。
發展局提出縮短城市規劃委員會制訂法定圖則所需時間,以及收回及清理土地程序。劉國勳形容今次建議是「大刀闊斧的修改」,指整體需時可縮減3至5年,尤其是原先需用20年時間構建的「北部都會區」可壓縮至10年時間基本完成,15年成熟運作,有助更快推展大型規劃。他亦建議,繼續檢討其他諸如城規會職能及組成、修訂收地補償率、擴闊法定圖則經常准許用途的適用面及清晰部門對規劃的要求及指引等的建議方案。
至於發展局在文件中提及擴大《道路(工程、使用及補償)條例》和《鐵路條例》下「小型工程」的範圍事項,以及大型工程精簡處理反對意見及公聽會安排,劉國勳認為應仔細釐定納入小型工程的準則,避免以「小型工程」包裝「大型工程」,又指精簡公聽會可能會影響公眾表達意見的權利,促請政府確保公眾有一定程度的參與。
此外,他亦促請政府提供合適及充足的機會,供受影響居民及業權人提出對收地補償的申述,以及對賦權政府收地定下多收地的上限,並嚴格限制有關土地只用於公共用途,以釋除公眾疑慮。
相關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