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嘉
今天打開酒店房門的那一刻,切實感受到了自由的空氣。在隔離酒店呆了14天,恰逢一個陰雨天離開,內心也是感慨萬分。
疫情之下,對流動人群隔離是最好的防疫措施。就筆者所抵達的目的地上海,在今年1月24日起,對境外來滬人員採取入境隔離14天隔離酒店,之後7天黃碼酒店或者居家健康監測政策。3月下旬,政策改為14天酒店隔離加7天居家監測,截至筆者發稿時,上海最新的境外防疫政策仍是「14+7」。
踏入隔離酒店的一刻,會發現酒店經過嚴格的消殺措施,隨處可見消毒粉噴灑的痕跡,所有工作人員身穿「大白」,整個酒店處在一個封閉無感染的環境中。
境外人員入住隔離酒店的過程很簡單,出示身份證明、通行證或者護照,以及填寫一份解除隔離後的最終目的地去向表(如果是上海本地居民填寫解除隔離後要回的住址,目的地是外省市的旅客就要填寫相應城市),之後酒店就會給你房卡。
入住酒店期間不得收寄快遞、不得外賣食品,每天會有兩次體溫檢測,並且在第1、4、7、14天會進行鼻咽拭子檢測。
在酒店的14天,外界傳來的消息是上海疫情十分嚴峻,處於嚴格封控狀態。筆者在房間的方寸天地中,每天在內地媒體還有社交平台上目睹上海的現狀,互聯網上正能量和負能量的消息也是鋪天蓋地。在這種極端情況下,市民的一些生活基本需求無法得到保障,於是出現了「搶菜難」、「看病難」等現象。社交媒體上,也出現大量求助消息,一些不諳網購的老人,只能靠政府派發物資,卻遲遲等不到,只得靠鄰裏鄉間幫手。但好在上海市民自發組織進行自力更生自救,「團購」應運而生,許多市民也參與到志願者工作,讓人看到人間大愛。
在筆者即將結束酒店隔離的4月11日,上海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會上表示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相關規定,結合上海實際,根據區內是否出現陽性病例,按照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全市實施分區分類差異化防控,防範區和管控區的居民可以在指定區域內活動。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即上海有限度地進行解封。但是,筆者從朋友口中得知,有的小區即使解封,但居委仍不讓居民出門,而即使可以出門,外面亦幾乎沒有營業的商店場所。
種種嚴格的封控措施,也多少給即將解除隔離筆者帶來了困擾。原本在入住當天,酒店通知,解除隔離那一天會聯繫所住居委,有車輛閉環送到家。不料,到了解除隔離的倒數第二天,酒店突然打電話告知,所有房客解除隔離後,需要自行解決回家問題。
要知道,當時上海的情況是出租車、網約車和公共交通暫停,所有私家車需要通行證出入小區,通行證也只能提供給緊急情況需出行的人員,例如醫護人員、一線人員等。酒店隔離群內,房客們紛紛表示無奈,但也只能積極想辦法「自救」。終於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筆者家人聯繫了一輛「大白」志願者的車,得以將筆者送回家。
離店當天,防疫人員提前大約一個半小時通知可以下樓,此時已經是晚上8點半左右。在酒店前台辦理了房卡交接,會收到一張醫學解除隔離單,證明已經完成入境檢疫觀察。
回到兩年未回的家中,才意識到過去隔離酒店的生活終於告一段落,而即將開啟的居家隔離生活仍是一個考驗。筆者家人早前囤了大量物資,吃喝方面暫時得到解決,但是二十多天未出家門,身心難免有些疲憊。此次隔離之旅一波三折,接下來要面臨更多未知的變數。目前國家都在大力援滬,相信大家會上下齊心,戰勝疫情,終將迎接春暖花開的日子。
隔離生活小貼士:
疫情當前,誰也無法保證自己不經歷隔離,那麼如何處理這非常時期生活呢?筆者認為要找一個「平衡點」,不能過分躺平也不能太過放縱,並且關鍵在於心態,用一個好的心態接收外界信息。在隔離期間,筆者每天會上網看盡可能多的新聞和消息,涵蓋國內外媒體和社交平台。
隔離期間時間安排十分重要,建議大家可以嚴格劃分時間進行安排,工作、學習和鍛煉交替進行。
當然,最重要的是隔離期間的基本生活保障,以下是準備酒店隔離的一些物品清單:
酒店隔離走佬袋:
1.個人洗漱用品:牙膏、牙刷、一次性拖鞋、紙巾等。酒店僅僅提供少量,不夠需打電話至前台,前台在非常時期人手很少,往往很久才能送來。
2.少量零食,酒店定時提供三餐,但口味比較單一。忘記按時去門口拿會冷掉,以及胃口大的男生需要備上一點零食。
3.港版轉換插頭。
4.娛樂用品:電腦、書籍或者健身的用品。
5.藥品,尤其是退燒藥、連花清瘟膠囊等,特殊時期,盡量避免發燒感冒。
6.消毒用品,疫情期間注意防護,消毒酒精濕巾可以多備一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