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區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李家超今日舉行政綱簡介會,提出強化政府治理能力、土地發展提速提效及提量、提升香港競爭力、建立關愛社會及重視青年發展等四大綱領。儘管受到篇幅和時間限制,政綱未能詳盡涵蓋社會經濟等各個層面,但可以管窺到參選團隊對於未來政府施政的理性務實前瞻思考。正如李家超今日所言,會帶給市民一個會做事、做成事的政府,以誠懇的態度多聆聽、多溝通,團結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解決問題,同為香港開新篇。
縱觀李家超公布的政綱綱領,體現了其早前宣布參選特首時所提及的「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方向。其中,在強化政府治理能力方面,他強調要提升管治及統籌執行能力,奠定安穩基石,團結各界解決社會問題;在土地和房屋供應方面,提速、提效、提量,加強統籌,精簡程序,重點是「公屋提前上樓計劃」,在一些已建成一至兩棟公屋,但未有配套的公屋項目上,容許居民選擇是否提早入伙,希望縮短公屋輪候時間一年;在提升香港競爭力方面,則是鞏固、強化、提升固有優勢,利用好新機遇,激活香港發展;在關愛社會和青年發展方面,李家超重點提出「解決跨代貧窮試驗計劃」,協助1000名居住劏房的初中生,幫助他們成長,成為具競爭力的人才。
儘管此份政綱目前還僅是不足萬字的綱領性表述,但已顯見出李家超為民解困、求真發展、創新變革、坐言起行的風格與作風。與其說這份政綱是李家超的個人政見,不如說是凝聚社會智慧與共識的施政宣言。如同他今早在政綱簡介會回答選委提問如何解決房屋問題時所回答的話:香港房屋的問題,已經蹉跎了二十幾年,對於香港需要什麼方案,有過很多辯論和討論。這一屆政府是執行的時候,可以繼續討論,但是必須要坐言起行,行動起來。
李家超於四月初正式宣布競選特首後,便馬不停蹄廣泛接觸社會各界,就共建更美好香港向各方請益,充實競選政綱,把施政理念具體化。近日他透過社交平台發帖,向社會各界徵集建議,不少社團各界團體、人士以及網民均透過不同途徑向李家超建言獻策,內容涵蓋構建共融社會、改善交通、青年發展、安老醫療、國安教育等多個方面,期望新一屆特區政府能在廣納民智下,與社會各界共同為市民的福祉而奮鬥,而李家超亦在社交平台特別發帖回應部分議題。
發展是第一要務。香港實現由亂到治,迎來變革求興的契機,未來5年是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如何讓香港把握好機遇,邁上新發展台階?李家超此前在參選演辭中表明,「世界大變,不進則退。香港慢不得,也等不起。」在與社會各界充分交流,匯聚各方意見和建議後,李家超今天正式公布其參選政綱,正正體現了「以結果為目標」革故鼎新、務實有為的施政理念。廣大市民期待李家超以選舉政綱為藍本,當選後迅速轉化為精準有效的施政措施,帶領香港進行一場「結果為本」的改革,不墨守成規,革故鼎新,破解多年積累的深層次社會民生矛盾,推動香港更好更快更穩健地創新發展,讓市民有真正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