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政綱透視 | 青年是香港未來希望 各界盼優化教育創造上流機遇

李家超4月29日公布政綱,舉行政綱簡介會。(點新聞資料圖片)

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將於5月8日舉行,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日前公布政綱,闡述其參選理念、抱負和施政藍圖,提出強化政府治理能力、土地房屋提速提效及提量、提升香港競爭力,以及關懷社會及青年四大綱領。其中在「創造青年上流機遇」方面,李家超將致力於制定整體青年政策和發展藍圖,提供不同種類和高質量的職業培訓、就業機會、創業支援,培育愛國愛港新一代,吸納青年進入各類政府法定機構和諮詢架構,增加青年在國家和內地的實習活動等。

周元谷表示,香港四大支柱產業單一,亟需突破,青年才能上流。(受訪者供圖)

青研周元谷:制定藍圖避免「空談」  產業單一亟需突破

青研香港發言人、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專員周元谷表示,整份政綱中他最為關注青年部分,感受到李家超「有心」及將青年擺在很高的台階,展現其致力解決青年問題的決心。

周元谷近年研究青年工作和青年政策,發現特區政府自2009年施政報告開始針對產業單一化下的青年工作制定相關政策,例如「六大優勢產業」、「再工業化」概念、青年發展委員會等,但政策成效不佳,對於李家超政綱中所講「創造青年上流機遇」,他建議重新檢視及研究往屆政府制定政策時的阻礙,找出問題根源,才能重新規劃青年政策。

早前青研香港向李家超競選辦公室遞交施政建議書,周元谷建議李家超在當選後更多與中資機構交流合作,直言香港四大支柱產業單一,亟需突破,青年才能上流,但僅靠政府一己之力是不足夠,可以通過合作,充分利用商界資源,讓香港青年有更多平台融合國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於李家超提出「制定整體青年政策和發展藍圖」,周元谷表示,制定藍圖有助擺脫「空談」,要詳細包括學業就業置業和議政論政參政等各方面,切實研究「十四五」規劃中,政府如何發揮角色,為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造上流機遇,從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他樂見李家超重視創科,直言是好的方向,認為未來特區政府可以更多著墨創新科技、文化創業、環保、體育等新興產業,又建議在政綱之外,制定更宏觀的香港新興產業振興藍圖,有助重點聚焦新興產業,解決產業單一化問題。

潘孝汶指,青年問題包括經濟基礎和制度發展等深層次多元結構在內的問題。(受訪者供圖)

北青協潘孝汶:吸引港生「北上」發展  緊抓大灣區機遇

新社聯北區地委會副主席、北區青年協會成員潘孝汶認為,青年問題不單單涉及青年這一板塊,是包括經濟基礎和制度發展等深層次多元結構在內的問題,投射在青年領域上,一代人面對整個宏觀環境的體現。

香港為何出現青年問題?誠如李家超在政綱中提出青年上流、置業就業等方面,潘孝汶認為,重點是香港在制度、人才培養、與科研接軌等方面滯後於整個經濟發展。參考近年經濟大環境,創科是未來發展趨勢,惟香港沒有跟上步伐,導致產業單一,大批大學生畢業後就業難,是青年問題的根源之一。他續指,就業問題體現在人才培養上單一和香港青年人不願「北上」大灣區發展。事實上,大灣區是香港「走出去」的一個絕佳機會,若著眼於國家整體發展,能夠消除產業單一弊端,因此要思考如何鼓勵香港學生到內地升學、就業、生活。

香港政府出台「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資助計劃),旨在對前往內地修讀學士學位課程的香港學生提供適切支援,面對香港優生不願前往內地升學,潘孝汶認為可以通過加大獎學金力度來改善,同時將生涯規劃、內地高校來香港的宣講會、交流活動等「一籃子」做好,又建議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恆常化,並不斷調整和拓展資助領域至就業領域和生涯規劃等,以鼓勵香港優才生到內地升學和發展。潘孝汶當年以會考6A的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感受到香港的數理化基礎教育大大落後於內地,認為本港中小學需要大幅提高教育基礎,否則港生到內地會「吃虧」。

此外,潘孝汶還留意到,李家超在政綱中開發創科中心這部分,提到「提升整體科研生態圈,吸引內地及國際大型企業在港設立研發及高端生產基地」「鼓勵科研成果的轉化和商品化,發展高新科技產業」,強調香港有很多科研成果,但局限於狹小的市場內,無法「變現」從而影響整個創科產業的發展,若想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一定要將高校科研與市場經濟接軌,當中就必須利用好內地和國際企業資源,在香港設立科研平台。

容海恩期望能夠就如何讓青年發展自身興趣有更多著墨。(點新聞資料圖片)

議員容海恩:培養青年興趣  共建和諧社會

立法會議員、大律師容海恩樂見李家超十分關注青年發展,及承諾將投放更多資源盡快解決並落實青年學業、就業、創業和置業問題,認為政綱中「創造青年上流機遇」部分提出五點內容,顯示李家超對於青年上流機遇的了解十分充足,未來政府不僅要為港人在大灣區就業、職業提供幫助和機會,仍需對其家庭提供相關配套和支持,希望更多採納青年意見、吸納青年進入政府法定機構和諮詢架構,讓他們共同參與政府建設,將青年能力融入政府架構之中。

除了注重青年的職業培訓,容海恩期望能夠就如何讓青年發展自身興趣有更多著墨,包括文化、音樂、電競等,既有助為青年提供正向價值觀及實現「work-life balance」,從而修補社會撕裂、達至和諧社會,亦有助完成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將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任務,讓青年將興趣投放國家發展之中。

她強調,下屆政府不僅要著眼整體香港長遠發展,亦要關愛培育家庭幸福感,而培養青年興趣是其中一個來源,亦是推動力,能夠讓他們不僅在工作上有發展,亦能夠從興趣出發,發揮自身所長,提升自身滿足感和家庭幸福感,共建和諧社會及和諧國家。

鄧飛表示,未來教育不僅要培養專才,更要普及價值教育。(點新聞記者攝)

議員鄧飛:加強價值教育 師生德才兼備

立法會議員、教聯會副主席鄧飛表示,他作為競選辦副主任,有份參與政綱的撰寫工作,笑言「唔係自賣自誇」,認為今次政綱具備對未來施政較全面的論述,因應香港現時實際情況突出重點,是令人滿意的一份政綱。 對於政綱中「優化教育裝備未來」這部分,鄧飛指李家超很重視提高香港競爭力,讓港人有獲得感和滿足感,希望通過教育讓教師和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有所準備,並以此為出發點,加強價值教育,例如充實國民教育體系,提高學生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及加強教師專業操守和培訓。此外,政綱體現重視培養人才,無論是推廣職業專才教育,及推動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教育普及,都能夠達至教師及學生德才兼備的目標。

政綱亦提及「培育愛國愛港、具備世界視野、專業技能、積極終身學習的新一代」,鄧飛指培育愛國愛港青年十分重要,香港過往幾次的社會風波皆因教師及青年出現問題而起,強調未來教育不僅要培養專才,更要普及價值教育,只有價值導向正確,人才才能夠得以發揮,否則就是有才無德,對社會和自身構成很大危害和傷害。他續指,有必要通過教材的進一步完善和多元化,及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加強國民教育,培養教師和學生對國家的正確認識和民族認同感。與此同時,增加香港與內地的交流活動,亦有助香港青年切實了解國家發展,鄧飛強調未來在這方面的工作仍需不斷深入。

(點新聞記者李九歌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政綱透視 | 青年是香港未來希望 各界盼優化教育創造上流機遇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