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委會早前公布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增至6年,再創23年以來新高,社會各界期盼政府加快興建公屋單位。運輸及房屋局今日(4日)回覆立法會議員查詢時表示,中部水域人工島(「明日大嶼」)將供應約10.5萬至18.2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有關勘查及設計仍在進行中,預計可於2024年完成。
早於去年11月時,土木工程拓展署初步建議在中部水域人工島約1000公頃填海範圍,有不少於20%、即不少於200公頃新增土地將作住宅用途,而計劃新增的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土地可興建15萬至26萬個住宅單位,供約40萬至70萬人居住。
當局亦預計,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餘下階段的潛在公屋供應約3.05萬伙;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第2期發展則可供應2.03萬公屋單位;至於北部都會區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的潛在公屋供應量約2.17萬伙,3個項目均預計於明年完成勘查及設計。
另外,黃大仙竹園聯合村、牛池灣村及黃大仙社區中心項目的研究已完成,確認可發展公屋,分別的潛在供應量約1500伙、約2700伙及約300伙。
更多閱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