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政綱透視丨解決跨代貧窮 給予青年希望

李家超4月29日公布政綱,並舉行政綱簡介會。(點新聞資料圖片)

市民福祉是社會發展的關鍵目標,香港雖然是國際化都市,但是貧窮人口並不在少數,2020年本港貧窮人口達165.3萬,創自2009年有紀錄以來新高,也就是說近4人就有1人為貧窮人口。日前,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公布參選政綱,將「關懷安老助弱解困」作為重要一環,更提出「推行解決跨代貧窮的試驗計劃」,設定範圍和計劃內容,扶持居住在劏房的兒童,給予貧窮家庭出身的孩子接受教育、發展個人,甚至擺脫貧窮改變命運的機會。

鄧家彪:解決貧窮問題 讓長者安享晚年亦重要

鄧家彪表示李家超用政綱證明自己絕對明白民間疾苦及社會訴求。(點新聞資料圖片)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李家超用政綱證明自己絕對明白民間疾苦及社會訴求,例如對扶貧問題,他用解決跨代貧窮作為切入點,而跨代貧窮正是社會深層次憂慮,究竟窮人的子女能否透過教育和奮鬥來翻身,如果香港沒有正面的信息,輕則令社會積聚怨氣、重則可致政局不穩,而理順跨代貧窮問題,會為社會傳遞正面信息,也是給予青年發展的希望。

對於「解決跨代貧窮的試驗計劃」,鄧家彪認為步幅太小,也不夠全面。經估計,住在劏房內的兒童最少有三四千人,且很多都是新來港家庭或是單親家庭,情況惡劣,但現在只有1000個名額,因此希望可以擴大幫扶力度。此前,他曾在上月6日的立法會議上提出動議辯論案,指應訂立減貧目標,用一切行政力量推行全方位減貧措施,有效減少貧窮人口。但試驗計劃好似互動性質,家庭的階層流動是一件中長期的事情,每屆政府任期僅5年,他質疑這一計劃不知何時才能看到成效。

此外,鄧家彪認為,解決貧窮問題,讓長者能夠安享晚年也十分重要,未來政府應將安老工作和青年工作提升到同等位置。他更提出多項建議,如李家超可採納現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的重組政府架構,其中設立青年及地區事務局,未來政府是否可以設立福利及安老事務局,統籌所有安老事宜等,令長者覺得特區政府關心他們;第二是要實際提升老人的生活質素,無論是醫療、住屋,集中精力做好安老養老工作,則可令社會在第五波疫情下受到的傷害得到痊癒。

李宇陽: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應是未來政府目標

李宇陽認為,李家超在政綱中推行「解決跨代貧窮的試驗計劃」是一個不錯的方向。(點新聞記者楊新雨攝)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李宇陽剖析,香港經歷完疫情這兩年會出現「馬太效應」,即窮人會更窮、富人會更富,無論是失業人口增多還是通貨膨脹導致物價上升,本身貧窮的家庭要把大量開支放在日常生活上,就很難再把多於的錢投入到對子女的教育上,因此自然而然會出現跨代貧窮的問題。

李宇陽認為,李家超在政綱中推行「解決跨代貧窮的試驗計劃」是一個不錯的方向,通過推動非政府機構及企業,協助1000名居住在劏房貧困家庭兒童,由企業家或社會人才擔任導師,協助他們裝備自己,為期兩至三年。將解決劏房戶兒童的教育問題作為突破口,再一步步擴大幫助人群,效果會比整體解決貧窮問題來得更加迅速和明顯。

李宇陽指出,「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應成為未來政府的目標,香港沒辦法根本解決貧困問題是因為缺乏一套普惠性的社會保障制度。現在香港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再加上經歷第五波疫情又暴露出公營醫療系統薄弱的問題,越來越多的人步入老年,卻無法安心養老,因此他希望未來政府應積極探討,效仿內地建立健全的全民社保和醫療保障制度。

此外,無論是2012年政府重設扶貧委員會及2013年制定首條官方貧窮線,抑或是推出一籃子恆常現金 (如綜援及長者生活津貼)/非恆常現金 (如關愛基金),或須經濟審查的非現金福利 (如公屋)等項目,這些申請人當中未必都是貧窮人口。因此,李宇陽指出,未來政府還需注意資源錯配、資源浪費的問題,明確貧窮人口的定義,再思考從哪些方面扶貧,以及如何令香港扶貧工作可以做到「精準扶貧」,落實到人、落實到戶。

譚雪欣:有效扶貧需持之以恆 更需各界齊支持

譚雪欣認為試驗計劃初期涵蓋1000名基層學生是一個合理的開始。(受訪者供圖)

全國青聯委員、香港選舉委員會委員、執業律師譚雪欣非常支持李家超提出「解決跨代貧窮」的舉措。她指出,香港的堅尼系數一直處於全球高位,貧富懸殊令基層市民生活滿意度低。最令人擔心的是,本港已經是發展成熟的經濟體,基層青年人向上流動愈來愈具挑戰,慢慢出現「世襲貧窮」普遍化現象,令基層青年人走進下滑的漩渦,未敢對未來抱有希望。從宏觀角度來說,此現象對社會勞動力、生產力及競爭力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從個人及社會層面,解決跨代貧窮均是刻不容緩。

她認為試驗計劃初期涵蓋1000名基層學生是一個合理的開始,作為一個先導計劃,有足夠的參與人數為樣本是非常重要。而參與的1000人亦應該要以科學的方式選出,例如是性別、家庭背景(是否單身家庭長大及有否兄弟姊妹)、居住的地區、就讀學校的排名等作為篩選基礎。這樣的話,當先導計劃運行了一段時間,就可以仔細地作出有系統及多角度分析,了解跨代貧窮的癥結所在。跨代貧窮只是一個表象,背後可能藏有各式各樣的原因,當找到不同原因或背景而造成的跨代貧窮,未來政府就能夠把計劃做得更廣、更細以及更好,並達到「精準扶貧」。

另外,譚雪欣認為要有效扶貧,一次性的措施絕對不足夠,因此試驗計劃並不能是短時間的操作,而是長時間的投資。假如新一屆特區政府決心解決跨代貧窮的問題,就需要堅定的信念並且持之以恆,更需要的就是各界的支持,特別是企業及非政府機構的參與,共同締造理想環境,令基層青年人有土壤打破命運,活出自己的未來。

(點新聞記者楊新雨報道)

點此查看「行政長官選舉」專題

更多閱讀:

政綱透視丨公屋提前上樓市民享安樂窩 議員倡完善基建配套

政綱透視|政界:訂KPI監察成效切中時弊 關注如何完善政治委任官員職責分工

政綱透視 | 青年是香港未來希望 各界盼優化教育創造上流機遇

李家超公布政綱四大綱領 包括土地房屋提速提效提量等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政綱透視丨解決跨代貧窮 給予青年希望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