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9日)出席任內最後一次立法會行政長官答問會,她在開場白總結任內工作,提到對舊議會內耗感到痛心,因為當時行政立法缺乏互信,而一場修例風波亦令她體會到「一國兩制」下「愛國者治港」的重要性。
林鄭重提自己當選首年,即2017年7月5日,第一次以行政長官身份到立法會,當時向議員表示「很喜歡到立法會」,因為立法會是為市民做實事的地方,但對於上屆立法會內耗、鬥爭和劍拔弩張的亂局感到傷心。她提到,當時行政立法關係欠佳,官員和議員欠缺互信,拖慢政策落實速度,自己對此感到擔心,但並無灰心,因為相信絕大部分官員和議員都深愛香港,願意為香港尋出路。

林鄭又說,之後一兩年自己有努力過,加強與不同背景及黨派的議員溝通。但一場修例風波說明,良好的行政立法關係必須要建基於「一國」原則,要徹底改善行政立法關係,必須要確保「愛國者治港」。因此,在實施香港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後,香港開啟良政善治新篇章,立法會要做到「議而有決、決而有行」,已不再是大問題。她舉例指,在第六屆立法會最後一年,以及至今運作不足半年的第七屆立法會,通過了不少意義重大法案,包括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全面禁止電子煙,以及今日即將會通過的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等。
林鄭強調,事實告訴大家,如非確保「愛國者治港」就無法落實多項工作,包括政府架構重組、港深兩地合作、重新提出版權修訂條例草案等。因此,確保「愛國者治港」,香港更有底氣,亦有創新思維,更有把握可以利用獨特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十四五規劃」下,香港未來機遇無限。
林鄭同時宣布,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會於7月2日對外開放,特區政府會與國家文化旅遊部在6月22日聯合主辦開館儀式。
相關報道:
過去五年面對驚濤駭浪 林鄭數度哽咽:已交出無愧於自己的成績表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