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香港回歸25周年,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於6月22日正式開幕,並於7月2日對公眾開放,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的914件國家級珍貴文物,將分批與香港市民見面。香港故宮的特別展覽亦會展出由巴黎羅浮宮借出的13件珍貴藏品,它們與故宮珍寶相互輝映,充分展現中外文化交流與互鑒。香港故宮董事局主席陳智思日前接受點新聞訪問時表示,期待用國際角度向世界講述中華的歷史文化,並於世界各大國際博物館和團體合作,推動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本次香港故宮展出的914件珍品是從故宮博物院超過186萬件藏品中精選而出,可謂千裏挑一。其中屬「國寶」級別的一級文物166件,佔借展品總數的18%。自從香港故宮門票開售以來,受到市民廣泛歡迎,預售首日賣出4萬張門票,下個月所有「周三免費飛」額滿。陳智思表示,目前香港故宮正在做最後準備工作,展品除有故宮博物院借出的珍貴文物外,亦有香港文化機構和本地當代藝術家借出的收藏同作品展出,用多角度闡釋故宮文化故事。
陳智思指出,「我們策展團隊來自港台地區、內地、海外,策展模式獨特,目前已經和70間國際博物館和團體有合作方案,包括法國羅浮宮、大英博物館等。」他強調,香港故宮提供了一個文化交流的平台,不單能夠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歷史,遊客也可以在這裏認識他國文化,期待能透過這個平台,用文化藝術拉近人們之間的分歧。
拉近大眾與歷史文化距離
香港故宮的開幕,還有助於香港青少年加強對中華文明的深入了解,培育他們的文化認同、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愛國情懷。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此前就表示,教育局將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令博物館成為學校歷史教育外的第二課堂,期望透過舉辦中華文化活動,加強社會學習中華經典、歷史和文化的氛圍,以及加強年輕一代的民族感情與國民身份認同。
陳智思表示,香港回歸祖國25年來,許多港人未必如此認識中華文化,「就好像我自己,在殖民統治時長大,認識中華歷史只能透過書本,而這次遊客不單可以親眼看見這些在課本上出現的文物,更可以了解背後的歷史故事,加深認識,拉近與歷史文化的距離。」他強調,「我們希望做一個普及化的博物館,讓每一位進來觀展的遊客,都能感到受到文物背後的歷史文化底蘊。」
陳智思坦言,個人尤其對「紫禁一日—清代宮廷生活」的展覽感興趣,該展覽主要透過三百多件故宮珍藏的十八世紀精美文物,讓觀眾了解紫禁城內從清晨到夜晚的生活點滴,探索城內人員豐富的物質與精神世界。「大家透過展覽能夠發現原來幾百年前的皇帝,與我們現代人的生活模式差不多,都有同樣的喜怒哀樂。」
打造世界級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去年公布的國家「十四五」規劃為香港增加了新的定位。除了支持香港鞏固發展原有四大中心的優勢地位外,還提出支持香港發展新的四大中心,這其中就包括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而香港作為國際都會、金融中心,香港的文化氛圍相比紐約、倫敦存在不足,提升文化含金量是香港社會普遍的共識。
陳智思指出,目前特區政府十分注重藝術文化發展,文化會讓一座城市更有吸引力、創造力和競爭力,這也是建設宜居城市,吸引人才不可或缺的軟實力因素。香港在建設國家化的文化藝術平台的同時,也要持續吸引和培養人才,構建比肩紐約和倫敦的文化中心。
多方開源維廣納藏品維持持競爭力
2017年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時中央政府送的大禮。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出席《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協議》簽署儀式。習主席十分關心香港文化藝術發展,他表示,希望香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中西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推動同內地的文化交流合作。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日子,是承前啟後的歷史新起點。香港故宮如今已經是維港的地標性建築,參考了中國傳統視藝文化,展現出「上寬下聚,頂虛底實」的美學特點,呼應了北京故宮的宮殿和庭園交錯的格局,展品上也得到了故宮博物院的大力支持。陳智思表示,很有信心香港故宮將來能成為大灣區一個視覺藝術熱點,並承擔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角色。
陳智思亦指出,得益於香港賽馬會(馬會)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捐助35億港元作建館費用,香港故宮得以順利落成並投入運營,未來香港故宮會盡力拓展收入渠道,尋找新的商業模式,包括發展文創產業、尋找贊助、餐飲等。「香港故宮如果非常受到大家歡迎,將絕對有機會在西九文化區進行擴建,吸引更多收藏家捐贈藏品,維持長久吸引力。」
(點新聞記者李斯哲報道;視頻採拍:周楎,剪輯:林霧蘭)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