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即將迎來回歸祖國25周年的大日子,這是國家和香港發展又一重要的里程碑。為了香港繼續繁榮穩定發展,一些長期存在的隱患不得不解決,尤其在醫療衞生方面,除了早被詬病的公立醫院長期超負荷、病人輪候時間過長,第五波疫情的爆發,也暴露了公營醫療系統應急能力不足、缺乏前瞻性以及統籌協調能力差等問題。那麼新一屆特區政府如何才能解決問題,衝破難關,開創新篇?點新聞記者近日專訪三名醫療界專業人士,聽他們各抒高見,為特區政府建言獻策。
林哲玄:積極建設基層醫療系統 助力公立醫院分流
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認為,市民應正確看待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過長問題。他引用數據指,2021年4月初至2022年3月底,九龍中區市民於公立醫院最長要等待147個星期才可以看到眼科門診,中位數則是79個星期,半急症的申請等候時間則是3個星期,在門診看緊急新症等候時間則少於1個星期。林醫生說,「誠然公營醫院存在輪候時間過長的問題,情況實屬不理想,但是緊急個案於大部分科目通常在一個星期之內都可以得到診治,半緊急個案也可以在單位數字的星期內看到醫生,因此公立醫院是否真的如外界所傳很差呢,其實也是不一定的。」
林哲玄提出,本港藥廠存在收費不公現象,政府應盡監管之責。他指出,同一種藥物同一個牌子價格可以完全不同,比如撲熱息痛,藥房買平均約為2元一粒,診所買只要幾毫紙,醫管局買幾個仙一粒。原來在香港買藥,醫管局可以拿到最便宜的價格,私家醫生買貴些,市民去普通藥房買價格則最貴,不合理的差價令市民傾向去最便宜的公立醫院就醫拿藥,因此忽略了私家診所,也令整體醫療體系難以持續發展。政府不應聽之任之,而是要監管藥廠,防止收費不公現象的發生。
此外,為了更好地幫助公立醫院分流,林哲玄認為,應如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政綱中提出的「積極推展基層醫療系統建設,提升社區生活健康和保健,推進和優化地區康健中心」,建立健全的社區醫療網絡。林哲玄有四點建議,第一,現時本港每個地區僅有一間醫管局普通科門診,每個公共屋邨平均只有3至5個醫生,因此可以推動遙距醫療服務,允許公院醫生與私家醫生合作,有一天專門做視像會診服務,這樣市民不出社區就可以看到專科門診,免去了路上的舟車勞頓。
第二,政府可在社區配備專業人士,如註冊護士、物理治療師等,幫助社區居民看病後的康復和日常保健;第三,政府可以鼓勵藥劑師在社區開設藥劑師藥房,藥劑師可向病人提供更加專業的配藥及臨床藥劑師服務,向病人詳細講解藥物的使用;第四,政府也可多提供體檢券、洗牙券等誘因,引導市民接受合適的預防性醫療服務,同時增加公私營合作項目,讓市民習慣在社區看病,樹立「家庭醫生就是市民健康總經理」的觀念,從而減輕公立醫院的壓力。
陳以誠:提升面對危機前瞻性 政府部門不能再各自為政
香港醫學會前副會長、國際事務委員會及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陳以誠醫生表示,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過長是因為有些患者並非得了急症,卻要在急症室看病,因此佔用了公院的資源。他舉例,院舍的長者一旦發燒都會被送至急症室,這對院舍來講方便又放心,但公立醫院卻因此非常辛苦。「在香港每一個生命都可以得到治療,這是政府對市民的承諾,私立醫院可以拒絕接收風險較高的病人,但公立醫院作為最後的守門者,無論什麼樣的病人都要接收,因此會產生較大的壓力。」為此,他建議政府不單要增加公立醫院的醫生人數,更要從護士、照顧者等人力資源及病床、手術室、掃描儀等醫療資源兩方面做擴充;同時,也要加強公私營醫院合作,將病人按輕重緩急作合理分流。
香港近兩年遭遇新冠疫情衝擊,也暴露出諸多在醫療衞生方面的問題,陳以誠認為政府要提升面對危機的前瞻性。本港第五波疫情高峰期是在今年3月,但早在去年10月,英國、南非就相繼因為Omicron變種病毒,爆發大規模疫情,臨近的國家如新加坡,也在11、12月有大肆傳播發生。本港醫療專家雖有提醒,但醫管局、衞生署都反應不及,可能錯失了最佳防疫時間。而在疫情發生後,我們也未能於第一時間向中央發出請求,在港建設更多隔離設施,收治病人,或許令疫情更難受控,更多人染疫及死亡。整個醫療服務架構及策劃團隊確實要總結第五波疫情的經驗,檢視和優化應急機制,更好管理風險和提升應變能力。
至於本港遇到危機情況反應不夠靈活,陳以誠提出政府要加強跨部門之間的統籌及協調能力。例如本港第五波疫情的擴大,就是因為衞生署負責防控疫情,但是其他政府部門卻擁有豁免權,允許機組人員、領事館使者、跨境司機、經商人士甚至好萊塢明星,在本港街頭拍戲不戴口罩,這麼多防疫漏洞,衞生署根本管理不到。陳醫生說,「好的領導才有好的跨部門合作,在危機來臨時可以快速成立統籌部門,由特首領導,確認共同的目標,各部門分工協作,不應再各自為政。而後來由特首領導,甚至每日有跨部門會議及記招便是進步!」
此外,陳以誠還認為,政府要引導市民保持自身健康的意識,即時澄清假消息。他指出,本港第五波疫情為什麼會如此恐怖,就是市民沒有想過要去打針,究其原因是市面上不斷流傳疫苗有問題的假消息。政府一早就應該承擔起宣傳、教育市民接種疫苗重要性的責任,消除市民對疫苗的誤解,增強市民對疫苗的信心,早日建立免疫屏障。未來,專家顧問若提出不同建議,甚至是反對意見時,政府應盡量盡快達成共識,減少混亂,維持市民對政府及專家的信任。此外,政府還應嚴懲散播假消息之人,以正視聽。
李應生:擴大中醫藥服務範疇 納入日常醫療系統
在今次抗擊新冠疫情中,中醫藥發揮了「減重症、減死亡、減感染」的重要作用。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中醫中藥界聯合總會會長李應生表示,中醫藥過去給人一種傳統古老行業的感覺,但隨着時代的改變,中醫藥不單是傳統的中藥智慧,在法例規管下的中醫、中藥,亦有助加深市民對其的信任度。「我們應該擴大中醫藥的服務範疇,把中醫藥納入我們日常醫療系統,在第一間中醫醫院啟用後,應建更多的中醫醫院,讓市民擁有中醫、西醫兩種選擇。」
然而,本港目前只有3間大學有政府資助開辦中醫藥課程,李應生認為並不能滿足學生的求讀需要,有意選讀中醫中藥的人士或需要回內地求學,間接流失了部分修讀中醫藥的年輕人,令本港的中醫藥人才青黃不接。因此他提議,如果本港有更多的大學可以開辦中醫中藥課程,將可培養源源不斷的行業人才,以助中醫中藥業的發展與繁榮。
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政綱中提出,要「研究進一步促成中醫在預防、治療到康復方面,有更廣泛的應用和發展」,李應生表示,新一屆政府對於中醫藥的重視絕對有助於促進本港中醫藥向前發展。中醫藥其中一個重要的理論「治未病」即未病先防,國家早前公布了有助抗擊新冠疫情的「三藥三方」,「三藥」即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顆粒和膠囊、血必凈注射液,都證實了中醫藥對疫情防控有明確的效果。因此中央政府為支持特區的抗疫工作,馬上安排捐贈約100萬盒的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及藿香正氣片/膠囊給特區政府,再由政府安排分派給有需要的市民,讓市民可以「既病防變、未病先防」。
談及本港中醫藥未來在大灣區的發展,李應生表示,他自2018年起,每年的全國兩會人大建議書中都有提及,讓香港註冊的中成藥產品透過簡易註冊程序進入大灣區先行先試銷售,以及讓本港的中醫從業員於內地的醫療系統執業,終於去年得到落實。他希望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可以牽頭成立機制,帶領落實大灣區中醫藥發展高地方案,從而制定五年發展藍圖,並每年檢討跟進。
(點新聞記者楊新雨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