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今日(21日)公布一項調查,指自今年2月南大嶼水域的高速船停航後,中華白海豚有更大範圍的水域活動,因此於該處的出沒率有明顯回升,覓食及社交等行為更活躍。
基金會又委託機構進行「公眾支付意願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八成受訪者認同跨境高速船有機會威脅鯨豚的生存。在調查提出的4項緩解措施中,有近七成受訪者支持高速船航道南移,以保護使用南大嶼水域的本地鯨豚。調查結果還顯示,通常在下午及深夜,高速船的客流較少,在該時段減少高速船班次可以減低對南大嶼鯨豚的干擾。另外,鼓勵公眾使用港珠澳大橋往來香港、澳門及珠海,也可以減低船隻對南大嶼海域造成的交通影響,但政府需要提供更完善的接駁交通設施或車票優惠才能提升公眾使用大橋的意願。
基金會鯨豚保育項目經理吳嘉怡表示,水底噪音會影響鯨豚五成聽覺範圍,以致干擾鯨豚覓食、尋找同伴、導航等行為。跨境高速船於疫情期間停航,讓鯨豚有短暫喘息的機會。她希望政府能盡快落實海上交通緩解措施,包括航道南移、設立限速區、完善陸路跨境及減少高速船班次等。
相關報道:
收藏
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