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聯婦委與勞聯智康於今年5月24日至7月15日開展「育有在學子女基層家庭生活狀況問卷調查」,成功訪問659個育有在學子女的基層家庭,了解其抗疫生活及情緒狀況。今日(23日)公布調查結果發現,68%受訪家庭表示對持續的防疫抗疫支出感到困難,20%受訪家庭更感到十分困難。
是次調查對象為年滿18歲或以上,並育有在學子女的基層家庭。整體調查顯示,雖然64%受訪家庭已經領取子女全額或半額書簿津貼,37%受訪家庭已領取在職家庭津貼,但面對接近3年持續防疫日常支出,仍共有高達70%受訪基層家庭對防疫開支感到困難,計及居住在狹小空間的受訪家庭群組後,更升至78%。這反映縱使受政府的社會安全網保障,這些家庭的經濟壓力亦不比普通家庭少。
根據調查數字,56%受訪者疫情前家庭總收入在2萬港元或以下,疫情發生後,比例急升至73%。而政府統計處2022年第一季的家庭入息中位數為2.83 萬元,反映不少育有在學子女基層家庭的總收入,在疫情爆發後跌破家庭入息中位數水平。不少基層家庭手停口停,子女多次在停課、網課和復課之間不斷變換,更因購置抗疫物資、網絡學習資源等增加開支,情況不容樂觀。
同時,調查顯示,育有在學子女基層家庭的「抑鬱指數」達中等水平;「焦慮指數達嚴重水平;「壓力指數」達中等水平。仔細分析發現,相比「總收入2萬或以上」的家庭,「總收入1萬或以下」的家庭「抑鬱指數」較大,屬偏向嚴重水平;「焦慮指數」臨近非常嚴重水平;「壓力指數」則偏向嚴重水平。
結合各方面因素,勞聯促請政府向基層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持續抗疫支援,如口罩、快速檢測及其他抗疫防疫物資,並且可發放抗疫防疫津貼1000元,以保障基層家庭及學童的抗疫需要。勞聯亦期望政府能有更積極的角色,重視精神情緒健康,為疫情中出現情緒困擾人士提供適切支援,建議政府將精神健康納入基層醫療服務之中,於地區康健中心增設精神情緒諮詢及輔導轉企;並加強宣傳教育,呼籲市民注意情緒健康,察覺情緒受困時,應向專業人士求助。另外,政府可增撥資源,發展線上精神健康服務平合,以擴闊市民求助的渠道。最後,政府還可將精神健康納入新冠防疫方案,主動評估及早識別有需要人士,預防問題惡化,為市民提供更全面的支援。
(點新聞記者楊新雨報道)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