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彩業病態發展遇禁 泡沫爆破投資者撤出
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柬埔寨的「賣豬仔」罪案,大多數可追溯至當地第二大城市西哈努克港(簡稱西港)。作為柬埔寨重要外貿中心,當局在發展西港期間大力推動博彩業發展,本為尋求豐厚的經濟來源,卻未有完善的監管制度。加上柬埔寨法律體系脆弱,難以打擊猖獗的非法博彩業,導致當地犯罪團夥眾多,治安問題日趨嚴重。
西港位於柬埔寨首都金邊西南約230公里,是柬埔寨經濟特區及最大對外貿易中心。旅遊業是柬埔寨經濟支柱之一,當地政府從2014年起在西港擴大賭博業,大量發放賭場經營許可,頒布連串免稅及減稅政策,希望以博彩旅遊提振經濟。
大量注資爆畸形現象 塌樓驚動政府
與多數東南亞國家不同,柬埔寨早年允許合法經營網上博彩業務,賭場等實體賭博業亦可合法經營。與此同時,柬埔寨禁止本國公民賭博,當地賭場僅招待外國遊客。由於柬埔寨政局相對穩定、少有外匯管制,西港博彩業得以迅速發展。原本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及越南等地輾轉的博彩大軍,也開始向西港轉移,規模逐步壯大。
相較經濟特區的服裝代工等實體行業,博彩業暴利顯然更具吸引力。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柬埔寨共有193間合法註冊賭場,其中91間位於西港。還有為數眾多沒有營業牌照的「黑賭場」,也藏身西港的商廈、住宅區、酒店,設有大批規模不等的賭博網站,在網上極力吸引客戶上釣。
依附博彩行業,西港的餐飲、娛樂和房地產等行業也快速擴張,大量資金注入讓西港經濟發展迅速,但卻出現「畸形」現象。以房地產業為例,當地土地價格從2017年到2019年間增加數十倍,政府監管根本難以跟進,有建築物在修建期間更被頻繁倒賣,歷任業主違背設計結構加高樓層,最終在2019年6月釀成28人死亡的大樓倒塌事故。事件促使柬埔寨政府決心整頓西港,首相洪森宣布當年內查封所有非法網上賭場,停止批出網絡博彩業務牌照命令也在翌年元旦生效。
合法產業冧檔 電騙團夥不擇手段
然而隨着博彩業泡沫破裂,資金鏈中斷觸發投資者撤出,許多合法產業的生意也一落千丈,西港的繁華戛然而止,經濟社會問題隨之爆發,西港非法產業更加猖獗。大批電訊詐騙及網絡博彩犯罪團夥不擇手段,從高薪誘騙以至直接綁架,周邊國家和地區遭「賣豬仔」的受害人也不斷增加。
縱觀西港發展期間諸多混亂,監管不力背後是柬埔寨脆弱的法律體系。柬埔寨歷來飽經戰亂、國家貧困,法律體系至今仍不完善。根據柬埔寨憲法,當地最高刑罰只有終身監禁,對於嚴重犯罪的阻嚇力不足。柬埔寨監獄系統擁擠更加劇財政負擔,迫使政府在全年5個重要節日都允許囚犯申請減刑,相當於不時「大赦天下」。
經濟困難也導致柬埔寨貪腐問題長年難解,監察貪腐問題的國際非牟利組織「透明國際」2021年全球清廉指數顯示,柬埔寨在180個國家和地區中僅排名157位。柬埔寨最低層公職人員薪資每月只有不足100美元(約785港元),收入微薄的執法人員收受賄賂後,對非法博彩業多是「隻眼開隻眼閉」,想要加大執法力度自然相當困難。
司法脆弱 執法訴訟受阻難打擊罪案
柬埔寨當局亦希望解決貪腐問題,但單是一部《反腐敗法》從1994年起草,直至2010年才正式推出,可見其中阻力重重。缺乏執法配合也讓法案力度大打折扣,柬埔寨國家反腐敗委員會去年便表示,當局前年合共收到660宗腐敗投訴,但調查的350宗案件幾乎都沒有明確證據,當局只能放棄追查。
分析指出,柬埔寨司法系統脆弱、腐敗問題嚴重,嚴重阻礙執法行動和刑事訴訟,無力追究罪犯責任,是西港治安問題難有改善的主要原因之一。打擊犯罪團夥力度依然不足, 至今仍有受害人不斷落入陷阱,被騙得傾家蕩產,甚至威脅到人身安全。
也有身處西港從事合法行業的華人希望,西港能夠早日走出困局。當地華人張家瑋表示,從2018年至今,他和身邊親友從未接觸當地灰色地帶,沒有遭遇危險,「只要不越過那條線,在西港依然是安全的。」他和同伴近年成立柬埔寨華人慈善互助協會,為當地合法逗留華人伸出援手,希望西港有朝一日能重現生機。
地方武裝染指漁利 掩護緬北犯罪團夥
緬甸北部是詐騙案高發地區,當地局勢複雜,救援非常困難。分析指出,緬北少數民族與緬甸主體民族緬族衝突不斷,各路武裝勢力至今盤踞一方。加上緬甸、老撾、泰國交界地區的全球主要毒品產地「金三角」近年禁毒成效顯著,緬北地方武裝難以透過毒品貿易牟利維持衝突消耗,轉而將網絡詐騙視作獲取盈利手段,加劇打擊犯罪的難度。
緬甸屬聯邦制國家,下設7個省份、7個邦及兩個中央直轄市。佔總人口約七成的緬族人聚居中部及南部,北部少數民族則未能獲得較大自主權,與當局矛盾尖銳。以東北部撣邦為例,該邦面積近16萬平方公里,人口達630萬,其中60%為緬甸少數民族撣族,邦內歷來與緬甸中央政府衝突不斷,更在1993年一度宣布獨立。時至今日,撣邦部分地區雖名義上屬於緬甸,實則仍處於割據狀態。
緬北多數地區山林密布、環境封閉、自然資源匱乏,地形易守難攻,這也導致緬北地方武裝盤踞、犯罪團夥活躍。「金三角」就曾是全球最大的罌粟種植區,亦是海洛英等毒品主要產地。當地軍閥及毒梟生產和販賣毒品牟利,公開與緬甸及泰國等政府抗衡。
直至本世紀初,「金三角」罌粟種植才有所趨緩,中國政府近年亦在當地推行「替代種植計劃」,鼓勵當地民眾轉型種植甘蔗、咖啡及水稻等經濟作物,促使罌粟種植面積大幅減少。緬北各地方武裝收入也隨之下降,在經濟利益驅動下,開始發展網絡詐騙及網絡賭博等非法產業。
緬北4個城市與中國雲南邊境接壤,中緬邊境線長達2,000多公里,複雜地勢方便犯罪團夥隱匿行蹤往來兩地。緬北的基礎設施、交易方式、生活習慣和語言交流也與中國西南邊境地區差別不大,犯罪團夥能夠輕易適應環境,進行「賣豬仔」等犯罪行動。
緬北地方武裝近年將網絡詐騙視作新興產業,美其名為「網絡經濟」,並不予以打擊。網騙集團繳納高額保護費後,地方武裝就會為其通風報信,甚至提供武裝掩護。在此背景下,緬北自然成為犯罪團夥的溫床,各國合作跨境執法也難度倍增。
「金三角」網騙興起衍生大批人販集團
東南亞地區「賣豬仔」跨境犯罪頻生,緬甸、泰國及老撾交界的「金三角」地區正是罪案重災區。有業內人士透露,「金三角」地區從網上博彩及網絡詐騙興起,已經衍生出大批人口販賣集團,專職誘騙受害人從事詐騙活動或提供技術支援,最終形成大規模非法產業鏈。
知情人士透露,犯罪團夥首先會從香港等地誘騙技術人才,用於維護賭博網站或維修電子設備。多數情況下,犯罪團夥會讓受害人乘坐飛機到達泰國、緬甸或老撾等主要城市,再透過秘密通道進入緬甸北部地區。運送一名受害人的成本可達約23萬港元,這也是受害人及親屬事後被勒索巨款的原因。
消息還稱,若非法賭博或詐騙集團認為受害人的能力或技術達標,就會將他們留用,否則便會將其轉賣,部分受害人甚至會被轉賣數次。若受害人被認為沒有利用價值,犯罪團夥便會關押他們,再向其親屬勒索贖金。
也有當地博彩業從業者表示,許多犯罪團夥長年與部分國家的稅務和移民部門、警方甚至軍方維持利益輸送,間接催生誘騙、綁架、勒索甚至謀殺等罪行。尤其犯罪團夥與緬甸地方武裝的合作,會明顯增加營救難度。
(來源:香港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