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術
本港房屋供應短缺,除了私樓價格高昂外,市民尤其是基層市民要輪候公屋或購買居屋亦相當困難;根據特區政府數據,截至6月底最新公屋輪候時間,一般申請者平均要輪候6年,即使是長者一人申請者,也要等超過4年。種種跡象以至數字都顯示,公營房屋短缺,令約24萬家庭/個人仍未能上樓,所以不論是什麼方法,只要能夠增加公屋供應的,特區政府都應該考慮。近日,公屋聯會就對房委會、房屋協會轄下共14個舊邨進行重建可行性研究,並提出兩階段的重建建議;聯會估計,若14個舊屋邨完成重建,可提供7.4萬個住宅單位,包括新增約3.6萬個單位。筆者認為,無論是基於增加房屋供應,還是改善公屋戶的居住質素,重建樓齡大的公共屋邨,都是可行、可取的方法。
公屋聯會關注公屋重建聯席公布《舊邨重建藍圖研究報告》,建議在未來五年先對和樂邨、石硤尾邨(未重建部分)、彩虹邨、南山邨、富山邨(未重建部分)、馬頭圍邨、西環邨及健康村(第三期)優先啟動重建;之後五年以至較後的時間,則建議重建模範邨、葵盛西邨等共6個較大型屋邨。類似於公屋聯會的建議,其實之前其他組織例如經民聯亦提出過,只是特區政府可能基於不同的盤算,至今只有部分舊屋邨在重建計劃之內。
重建公屋可增數萬個單位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表示,若以每公頃平均可建公營房屋單位約1300個計算,重建14條屋邨最多可新增35570個單位,有關屋邨的單位數目,則會由現時的38660個,增至重建後的74230個單位。對於重建增加單位旳概念,筆者認為是因為增加了地積比率,例如一塊地本身建成了1000個單位,但由於政府容許重建時興建「更高、更密」的住宅,於是在相同的土地上,就可以興建1500個甚至更多的單位。重建公屋,而且增加地積比率,好處就在於可以在沒有新增土地的情況下,向高、向橫發展以興建更多的單位。
事實上,重建公屋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把樓齡高、問題多的屋邨重建,給予公屋戶更好的居住環境。以彩虹邨為例,樓齡已近60年,該邨落成時,曾被讚揚為「師傅樓」(建設很好的公共屋邨),可是多年過去,舊屋邨的問題逐步浮現,近年就經常有石屎及天花混凝土剝落,又有鋼筋外露和漏水等結構性問題,據報之前還發生過石屎剝落擊中居民的意外。所以,重建公屋既能增加公屋供應,又能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環境,絕對是一舉兩得。
解決安置問題 讓居民安心搬遷
當然,重建公屋也不是「說做就做」的事情,例如在公共屋邨重建之前,就先要安置本身住在舊屋邨的居民,以筆者所知,港島的華富邨以至明華大廈等屋邨,也得先處理好安置問題,才有序地重建屋邨。短中期而言,特區政府若要重建更多公共屋邨,就必須準備、統籌好安置的工作;長遠而言,有些屋邨的老化問題已經不容忽視,與其「研究又研究」,或者「慢慢地」重建,不如把心一橫,以結果為目標,重建已經「服務了」香港居民數十載的屋邨,讓公屋戶能在舒適的居所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