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肆虐兩年多,各種防疫和社交距離措施下,學校一度需暫停面授課程,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有機構今日(28日)發布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疫下逾六成受訪中學生社交意欲下降,更擔憂疫後與人「除罩相見」。
該項調查由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轄下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組的生命教育工作小組,於今年6月1日至30日期間進行,以問卷形式向1051名中學生調查社交距離措施的影響。調查指,超過62%受訪者表示在社交距離措施限制下,社交意欲下降;48%受訪者更指,較疫情前更害怕面對面的場合;63%指害怕疫後除下口罩與人相見。另外,有近四成受訪者認為,在社交距離限制下與人聚會會有罪惡感。在長期的社交距離措施限制下,有二成二受訪者表示對與人的溝通能力下降,從而擔心未來前景的壓力有所增加。
專家指,疫下青少年擔憂外出染疫等因素,降低社交動機及意欲,加上長期佩戴口罩生活,逐漸習慣將表情及情緒隱藏,日後可能會出現社交退縮的現象,長期有機會誘發隱蔽危機。專家建議,在社交距離措施放寬的前提下,學校可舉行更多以人數較少的小組活動,讓青少年先以小組形式參與,使其慢慢適應社交接觸並重建正常的社交需要,待青少年逐漸適應後再延伸至規模較大的活動,加強青少年的社交動機及建立成功感。專家亦建議,學校可加強與非牟利機構協作,讓有需要的青少年能於學校以外的場合得到支援。
相關閱讀:
收藏
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