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關品方
蘇軾有名句: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毛澤東有好詞: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曹雪芹在紅樓夢亦有詩:每逢三五便團圓,人間萬姓仰頭看。寫的都是有關對月亮的懷想,風格各有不同。今天是中秋佳節,向讀者恭祝:花好月明人長壽,國泰民安永團圓。
中國有五千多年歷史,先秦之前有不少民間傳說,包括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屈原有楚辭叫《天問》,膾炙人口。他也許是第一個朦朧地提出宇宙浩瀚欲尋找時空奧秘的中國人。21世紀的新時代,地球上現在最能夠振奮人心的就是人類生命和自然物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對整個宇宙來說,人類首先是對於太陽系奧秘的探索和追求,最接近地球的就是月球——我們唯一的衛星,人類登陸月球是第一步。
經過百年來的不斷奮鬥,中國如今在科技方面迎頭趕上,已經逐步達到科技救國和國防護國的目的,現在已把目光聚焦到探索月球奧秘這方面。中國將於2030年具備載人登月的能力。在全球範圍最具權威的「太空網」,最近引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消息,報道中國正在研製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和重型運載火箭,未來將承擔載人登月、火星探測、木星探測和小行星探測等任務。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8年後將具備將中國人送上月球的能力。重型運載火箭研製成功後,將可以把中國運載地月轉移軌道發射的能力提升至50噸,足以支撐月球開發活動。目前規劃的一系列可重複使用的航天運輸系統,研製成功後亦將大幅度提升中國進入太空的能力,降低進入太空的成本,有助於未來航天運輸領域的飛躍性發展。
中國月球科研站如今受到全球高度關注。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最近透露,探月工程四期經過多年論證後,已經在去年底正式立項進入實施階段。探月工程四期的主要目的是對月球南極開展科學探測,構建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態。後續將會分三次任務實施,分別是嫦娥6號、7號和8號,計劃在2030年之前完成。據說目前的研製工作進展順利、按部就班、一步一腳印,就是要登天攬月,夢想成真。
俄國的《觀點報》最近亦有相關報道:中國和俄國在今年3月已簽署了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合作項目協議。這個項目是要建設一個可以長期自主運行的綜合性科學實驗基地,進行對月球的探索和利用,以月球為基礎進行太空觀測等多項科研活動。這個國際月球科研站將會分三個階段進行建設。在這期間,中俄兩國將展開探月活動,並在月球表面和在月球的公轉軌道上建造月球空間站,最終使該科研站能夠全面投入,長期運轉。預計到2035年,這個中俄合作的國際月球科研站在能源、通訊、導航、遠程運輸和天地往返等方面的系統將會完成建設。
21世紀新時代的今天,在全球範圍的載人登月熱潮已經悄然興起。先進國家紛紛加速推進登陸月球的計劃。在中美俄三國之外,不少國家也積極參與,因為看重開發月球的巨大商業價值。澳洲、加拿大、意大利和日本,此外還有盧森堡、阿聯酋、印度和英國,都有這意圖。隨了印度希望獨立開發外,上述7國或會追隨美國,參加到NASA的有關項目。印度或最快在明年就會發射探測器,現正加速培訓航天員,希望實現獨立送人進入太空的能力。目前情況是中美競爭之外有中俄合作和「美+7」合作。印度計劃自行開發,還未站隊,未決定向中或向美靠攏。目前參與到全球載人登月熱潮的國家仍屈指可數,中美之外,參與競爭的焦點是希望不掉隊,能夠對開採月球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分到一杯羹。
上世紀美蘇冷戰爭霸期間就曾有載人登月競賽。隨着蘇聯解體,美國變得一枝獨秀。美國NASA近年有「阿爾忒彌斯」計劃,希望重返月球。NASA上月宣布,SLS火箭和搭載的獵戶型飛船已經準備就緒,如果最後不是因為出現技術故障(似乎並無不利的天氣條件),原定計劃是在8月29日發射的,目標是完成無人繞月飛行的測試任務。可惜由於各種原因不斷推遲。NASA這個飛行任務計劃是測試深空環境中的關鍵系統,特別是機組人員生命支持系統和導航系統。獵戶型飛船將會搭載有三個航天員的模型(假人),在上面裝有傳感器,可以收集包括輻射劑量在內的多種數據。由於獵戶型飛船運行的位置遠遠超過目前GPS系統等常用通訊和導航系統的工作覆蓋範圍,必須通過專門的深空網絡和地球保持聯繫。這是NASA一個深具野心的計劃,希望彎道超車,一次性快速突破,追回和中國之間已出現的落差。「阿爾忒彌斯」計劃分三步走,最終任務包括探測13個候選着陸區域,全部都位於月球南極附近。如今中美俄三國都已確認月球上最具科學意義的地區都靠近月球南極,那是一個包含有豐富資源和未被人類探索的永久陰影區域。
美國今次的安排,大量使用還未成熟的技術,十分激進,極具野心,因此面臨額外的風險。數度推遲發射之後,是否能夠在本年內成行,還在未知之數。技術問題包括氫燃料洩漏,相當嚴重。SLS火箭已經錯過幾個發射窗口期。第一個是在8月29日如上述,另外兩個分別是9月3日和6日,都一一錯過不能成行。據說最早可能也要推遲到10月中旬。
上世紀美國曾有過阿波羅號探月計劃,太空人岩士唐曾經踏足月球,把插有美國國旗的影像傳送回地球。但由於月球表面無風,月心吸力雖弱仍有,月表日照與光影方向不一致,該影像的真偽一直以來備受質疑。如果到2030年中國人踏足月球,這個謎團將會解開。又如果證實是美國做假,那將會是顛覆性,美國的信譽將跌至谷底徹底粉碎。
筆者認為,說到底人類航天的重點依然是近地空間的開發和利用。為了佔領地球在外空的制高點,涉及到經濟,政治,國防等很多關鍵要素。估計中央的國之大策是從國家安全的角度看。中國只有在地球上取得壓倒性成果以保衛中華民族的真正安全,才有未來。不然致力空間站的開發和載人登月的計劃,最終都只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至於火星和其他行星及衛星的探索和開發,更應該排在第二位。如果還有餘力的話,才考慮進行排在第三位的太陽系邊際探測。除非在不久的將來發現了外星人,並且確定能夠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利益,才應該加大對深空的探索。
總而言之,一切航空航天航宇活動的着眼點,都應從國家安全和人類命運共同開拓的角度出發,就在地球本身,就在國防力量,確保有戰無不勝的,從空間制高點構築有具阻嚇作用的禦敵設置。待國家安全得到毫無疑問的絕對保障之後,中國才對太空進行深度開發。估計中央在這方面有絕對深刻的考慮,不會單憑浪漫詩情就和美國展開無限制的太空軍備競賽。據報道,NASA從2012到2025的財年,單是「阿爾忒彌斯」計劃就會花費930億美元,單是2021至2025這四年,就需要花費500億美元以上。SLS火箭的單次發射費用超過40億美元。負責審計NASA項目的聯邦政府監察辦公室形容SLS項目為不可持續。美國的經驗教訓,不論對錯,足以提供給中國參考。
際此中秋日,筆者想起最欣賞的一首詞《嫦娥奔月賦》:「玉兔寒蟾住月宮,瓊樓半壁掛蒼穹。銀盤乍露清光濕,鸞鳳時遮粉面紅。絕代佳人皆寂寞,千年思雨帶悲風。一泓苦海傾杯瀉,萬種憂愁本質同。」估計8年後的中秋節,或者中國人將會正式登陸月球,面見嫦娥,億萬百姓翹首期待。香港的高等學府似乎應該跟上時代步伐,在理學院、建築學院、醫學院、牙醫學院和工程學院開設新課程,鼓勵香港年青人參與到國家這個令人振奮的載人登月計劃中去,為「一國兩制」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