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俊耀
筆者跟大家一樣,在工餘時間除了喜歡寫作和進修外,也是一名運動愛好者。雖然友誼第一,但比賽激烈有時無法預料,勇戰之下也難免受傷,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運動中一種常見的痛症。
「拗柴」到底拗到了什麼「柴」?
「踝關節扭傷」(Ankle sprain),香港人慣常稱做「拗柴」。是足踝關節因過分扭動,令到保護關節的三組靭帶受傷並引發痛症,「柴」在這裏可以指韌帶。
足踝關節主要由三塊大骨頭組成:首先構成小腿主幹,支撐身體重量是最粗的「脛骨」(Tibia);在脛骨側邊平排,是一條又幼又長的「腓骨」(Fibula),其作用像槓桿原理去輔助腿部活動;最後還有和跟腳掌連接的「距骨」(Talus)。脛骨末端(近腳眼位置)有三組富彈性的韌帶包圍外側,分別是前距腓韌帶 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ATFL)、後距腓韌帶Pos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PTFL)、以及跟腓韌帶Calcaneofibular ligament (CFL)。「韌帶」就好似一條穩定而堅韌的橡筋,有固定「鉸位」(Joint) 的作用,保護腳鉸避免過度的扭動而出現可能嚴重受傷或脫鉸的情況。
「拗柴」就是當腳掌扭動超過了韌帶可承受的幅度,韌帶隨即出現不同程度的撕裂。如前所述,劇烈運動是會增加受傷風險的,尤其是籃球、足球一類需要跳躍或左右跨步的運動,以及經常上落斜路的行山遠足等。而女士們穿高跟鞋遇上路面不平亦容易弄傷關節韌帶。
超過八成抝柴屬於「內抝」,即是受傷時腳底朝內,腳腕向外屈曲,腓骨向外則加壓令到前距腓韌帶突然大幅拉伸而受傷。
韌帶撕裂可輕可嚴重,該如何判斷傷勢?
韌帶撕裂可粗略分成三個程度:輕度扭傷會出現疼痛、腫脹、瘀血積聚,但仍可站立或慢慢步行。中度扭傷代表部分韌帶斷裂,疼痛、腫脹和瘀血增加,步行甚至站立也異常困難。而嚴重撕裂則代表韌帶已斷裂分離,喪失保護腳踝的功能,腳踝關節可能變形,甚至出現骨折,傷者無法步行。
「扭親下無大礙」,拗柴要不要看醫生?
足球比賽中經常出現這個畫面:球員扭傷後隊醫即場噴「神仙水」(冰涼鎮痛噴霧)於患處,球員起身繼續比賽。筆者強調隊醫是受過運動創傷等專業訓練,才可以作出臨場決定。所以一般人對扭傷不能掉以輕心,不要以為「捽幾下」、「行多幾步鬆返就冇事」。
遇到急性扭傷,醫護人員會先詢問受傷過程、再以按壓及目測傷者反應去判斷傷勢,或使用手提儀器檢查骨折。而「渥太華踝關節規則」(Ottawa Ankle Rule)是一個簡單且快速的方法,去決定是否有骨折。簡單來講,只要出現以下任何一樣症狀就需要進一步檢查:
1. 脛骨末端,近足踝後則對上6cm範圍疼痛
2. 第五蹠骨基部,腳掌外則凸出位置疼痛
3. 腳面舟狀骨位置疼痛
4. 行走少於4步
上述提過,判斷傷勢時會詢問受傷的過程,主要是排除「隱藏性骨折」(Occult fractures)的可能性。一般來說,85%以上的骨拆為顯性,可經由X光或MRI找出來。但因為儀器功能上的限制,有些隱藏於關節或骨骼之間的細微骨裂就未能第發現。例如跳高着地受傷,可以造成骨節內裡凹陷,但X光檢查不到。
扭傷後如何處理?
坊間有「RICE」口訣教導大家護理步驟:
Rest:受傷後就算已消腫都應該盡量休息,避免傷勢害化。
Ice packing:急性扭傷,24小時內可以每兩小時冷敷患處15至20分鐘,減低痛楚,消除腫脹。之後改以熱敷舒緩痛楚,增加血液循環幫助復原。
Compression:可選擇以繃帶或彈性襪保裹傷處,固定踝關節減小移動。建議受傷後一個月內繼續以彈性襪保護足踝,因為未康復的韌帶會失去固定踝關節的功能,任由活動可能出現重複拗柴的情況。
Elevation:抬高傷肢,有助減少腫脹。
案例分享
筆者有一個病人(46歲/文職工作) 最近因在行山的時候,發生一個意外, 誤踩中一個小洞而引起「拗柴」。最後,她到急症室求診及尋求跌打幫助 ,可惜她的症狀完全沒有康復。因為她的腓骨頭 (fibular head)有骨折,最後她尋求我的幫助。我轉介她去骨科做一個核磁共振,發現她有一個隱匿性骨折。然後她接受了石膏固定和一個物理治療程,但未能康復,因為她的骨折時間太長了,有後遺症:不癒合(Non-union)。然後,我提供另一個物理治療療程,包括衝擊波治療、手法治療、運動治療和針灸治療。最後,她在多番物理治療,6個月後她得到完全康復並能夠跑步和跳動自如,不用需要用任何助行器可在戶外步行,樓梯和斜路亦沒問題,能夠恢復正常生活工作。雖然,偶然有些殘留的疼痛,但已經好開心了。切記「拗柴」不一定是小事,必要時需要諮詢醫生和物理治療師。
(作者為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系博士、香港理工大學關節舒整法物理治療理學碩士)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