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住屋供應緊張,有超過22萬人租住籠屋、板間房、劏房等不適切住所。其中荃灣是繼西九龍及東區後,最多劏房的地區,居住人口約1.7萬人。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以5年短租約形式,向政府租用一幅位於荃灣油麻磡路及昌榮路交界的閒置土地,並再次於今年向政府申請增加撥款,以興建過渡性房屋「喜盈」,可提供共220個單位,包括216個1至2人單位及4個3至6人單位,供約700名居民入住,預計下年年中入伙,租期5年。
「喜盈」項目施建的地盤大約有4000平方米,預計會興建約5300平方米的過渡性房屋,大約4層樓高的一棟住宅,涵蓋220個住宅單位,人均居住面積不少於7平方米。每一個單位有獨立廁所和廚房等設施,以及安裝特大窗戶保證採光和通風。為了更加善用整幅閒置土地及回應區內其他市民對休憩空間的需求,社協團隊亦將部分未完成適合置放組合屋的土地規劃為公共休憩空間,讓區內市民及項目租戶均可享受到充足的戶外空間。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指,很多住在劏房居民受昂貴租金與水電費所困,而且衞生環境惡劣,居住條件欠佳,所以社協促請政府除加建公屋外,同時將過渡性房屋納入房屋政策。由政府主力負責統壽全港閒置用地及進行規劃改建,並聯同及資助非牟利團體提供社會服務,一方面為住戶提供租金相宜的適切居所,另一方面協助住戶提高自身能力,早日脫離貧窮困境。
收藏
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