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9日)上午發表新一屆特區政府的首份施政報告,公布多項「搶企業」、「搶人才」措施,包括優化現有多項輸入人才計劃,加強吸引力。合資格外來人才在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可申請退還在港置業已繳付額外的印花稅。李家超上任後的首份施政報告,都有哪些數字來體現「以結果為目標」?快來一圖睇清!

涉及市民切身利益方面,「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將再次延長六個月,即由今年11月1日至明年4月30日期間,政府會繼續為市民每月超出200元的公共交通開支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以500元為上限。
李家超指出,政府做事既要符合程序,更要「以結果為目標」。他已就指定項目訂立了約110個不同指標(包括績效指標(KPIs)),以便監督進度和成效,適時改進,並要求各政策局和部門進一步制訂更多指標,在立法會匯報。
相關閱讀:
(有片)施政報告|醫療券增至2500元 公院內科輪候時間減20%
施政報告|推六大重點運輸基建 港深西部鐵路促香港與大灣區融合發展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