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昨日(12日)新增3653宗本土感染者,當中25宗是在社會面發現,顯示社會面風險仍然存在。廣州市衞健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今日(13日)在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廣州正在組織開展相關區域核酸篩查,根據篩查結果對涉疫區域管控措施進行調整。
至於海珠、荔灣、番禺等區下一步社會面的防控措施,當局將根據近日區域內新增病例情況、核酸篩查結果等綜合研判,按照國家優化防控二十條措施要求,推出「一區一策」策略,綜合考慮劃定高、低風險區,對涉疫區域的管控措施進行及時、動態調整。
張屹介紹說,過去一日海珠區新增感染者3427宗,佔全市感染量的94%,總體疫情依然不容樂觀。其中鳳陽街依然是病例的主要來源;海珠區華洲街龍潭、南洲街大塘管控區內疫情仍在發展;荔灣區新增感染者絕大部分是隔離觀察或管控區人員,整體傳播風險有所下降;番禺區多個街道疫情呈局部聚集並向周邊擴散態勢,社區傳播風險依然存在;白雲區部分管控區內亦出現聚集性疫情,部分個案活動範圍廣。
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陳學明則表示,考慮到近3天全市仍有社會面新增病例,個別區域仍有校園聚集性疫情等情況,南沙、增城、從化3區中小學階段學校繼續正常開展線下教學;花都除新華街、花城街外,中小學有序恢復線下教學;海珠、越秀、荔灣、白雲、天河、番禺、黃埔共7區中小學仍然暫緩返校,繼續線上教學;高校方面,實施封閉管理。

對於廣州此次的疫情防控整體措施,香港城市大學傳染病及公共衞生學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明偉傑予以肯定。他指,「20條」新政精準施策,最主要的目標是在經濟社會運行、民眾生活工作與疫情防控中取得平衡,又指在感染量高位發展的情況下,嚴謹的防控措施還是很有必要的。明偉傑特別提到,「一區一策」策略,指對於風險比較高的區域,要集中人力、資源開展攻堅,可以確保其他區域有條件地放寬防疫措施,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他相信廣州推出的防疫措施是一種探索,其實踐過程和經驗,可以為廣東省乃至全國優化抗疫策略提供參考。
(點新聞記者敖敏輝廣州報道)
更多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