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案真係唔會關你事?香港今年首三季錄得近兩萬宗詐騙案,較去年同期急升近四成,受害人從12歲至94歲不等,損失金額共計逾10億元。警方為喚醒市民防騙意識,由11月16日至12月3日推出「全民反詐大測試」防騙宣傳活動,因應最流行騙案的「釣魚」特點,製作搵筍工、送機票及聯誼交友為主題的海報,散布在社交平台、鬧市及交通工具上,結果兩周內有30萬人掃描廣告二維碼,進入後被連接到警方防騙網站。警方冀用這種「真實謊言」的手法,提醒市民「唔好以為自己唔會俾人呃」,只要一不留神就會陷入網購、招聘及網戀騙局。
最近,市民可能留意到街上、巴士站、巴士座位及網上社交平台,出現大量的「着數」廣告,吸引不少人掃碼進入網站「尋寶」。進入網站後,隨即被連接至反詐騙協調中心預設的防騙宣傳網站,市民只須觀看網站上的防騙視頻及答中問題,便會獲得一個「領取紀念品二維碼」。
商業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曾雅詩昨日揭開這類模仿的「釣魚」廣告謎底,她表示,這是為加強不同年齡層市民的防騙意識而推展「全港反詐大測試」的一個環節,名為「QR Code Everywhere」,是針對時下騙案特點,設計以超筍工,送免費機票、超市禮券、主題公園入場券及「交友脫單」為題的四組廣告海報,在線上及線下「漁翁撒網」式推向公眾。
截至昨日為止,網站共錄得298,454人次的瀏覽,反映很多市民都會被聲稱有「着數」、「優惠」的廣告吸引而去掃二維碼。
5輛宣傳車向市民派防騙禮品
曾雅詩解釋,測試最大目的是讓大部分以為「自己唔會俾人呃」的市民,以第一身感受騙局是無處不在,並且提醒身邊親友小心防騙。另由12月1日至3日,會有5輛「全民反詐大測試」宣傳車,走訪全港不同地點向市民派發防騙宣傳品,同時讓獲得「領取紀念品二維碼」市民換領口罩或爆谷禮品;宣傳車的位置及開放時間,市民可登入反詐騙協調中心網站瀏覽。
「刷單賺佣」佔求職騙案90%
警方昨日表示,今年首三季接獲詐騙案有19,444宗,主要涉電話騙案、求職騙案、網上情緣騙案及網購騙案四大類。「重災區」為求職騙案,首三季錄得2,252宗及損失3.37億元,較去年同期690宗及損失4,600萬元,大幅上升226%及634%,當中「刷單賺佣」佔求職騙案宗數90%,主要原因與疫情持續影響經濟有關。另值得注意,網上情緣騙案雖然宗數錄得下跌5%,但因案件加入投資詐騙元素,整體損失金額錄得5.12億元上升16%。
四大類型騙案中的受害人中以電話騙案所涉年齡層最廣泛,由12歲至94歲不等。電話騙案首三季錄得1,687宗及7.21億元,較去年同期735宗及6.67億元,上升130%及8%。當中以「假冒官員」共損失6.63億元最為嚴重,其中四成受害人是「港漂」。
代電騙黨收錢 20歲青年被捕
沙田一名83歲長者,上周六收到「猜猜我是誰」騙徒電話,對方訛稱是其兒子,因涉及刑事案件被捕,急需繳交保釋金。老翁救子心切,按騙徒指示將7萬港元交給前來收款的男騙徒,其後與家人傾談才知受騙。至前日上午,騙徒再向老翁重施故伎,因老翁已識穿騙徒伎倆,便假裝答應,掛線後立即報警。
警方立即派人到交收地點埋伏,前日中午時分,以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拘捕現身取款的20歲無業青年。
警方經初步調查後,發現疑犯涉及黃大仙警區在本月10日另一宗同類型電騙案,當時一名78歲長者亦被相同犯案手法騙去2萬港元。警方相信詐騙集團通過社交平台招募一群青少年「死士」,每次支付2,000港元至4,000港元報酬,指使他們在騙案中充當接頭人的角色,到交接地點取得騙款後交給詐騙集團成員。案件仍在調查中,不排除會有更多人被捕。
(香港文匯報 記者 曾立本、蕭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