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導祖
不管是貿發局還是金管局在2021年發表的報告,都把香港是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公司IPO(首次公開招股)中心(僅次於美國)作為香港建設生物科技中心的成就,卻不願面對表面數據掩蓋下香港生物科技業並未受惠的尷尬事實。從2021年元旦至今,港股醫療器械和醫藥公司成功上市47家,共募集資金823億港元,其中以香港為基地的公司僅有3家,募集資金51億港元,僅佔總額約6%。而依據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引以為傲的創新機制港交所上市規則第18A章成功上市的公司有25家,共募集資金406億港元,但以香港為基地的公司及募集資金額均為「0」!
中介服務業包括金融地產、貿易、航運產生穩定現金流,但如果僅僅滿足這種依賴地理、信息和制度優勢帶來的階段性收入,而沒有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進行長期布局,香港的競爭優勢必將逐漸喪失而沒有發展前景。只有在尚有穩定現金流支持背景下進行投資大周期長的高級產品端布局,才能為未來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這個大道理應該大家都懂,金管局的報告也明確指出:善用香港金融基建推動生物科技及醫療行業進一步發展。但在實際執行中,長期形成的中介思維卻難以勝任這種基於產品的格局提升,把金融中心只當作金融中心建設而不是為建設創科中心服務,把中介性的成就歸於產品中心建設的業績便是其中例子。就是在利用大灣區市場給予香港藥物和醫療器械優惠政策時,更多想到的也是引進國外產品。在2022年1至7月香港醫療健康器材出口的82.3億港元中,本地產品出口僅有0.03億港元,不足零頭,絕大多數為轉口,而中國內地市場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佔比約30%。
其實摒棄傳統的中介思維梳理香港發展生物科技業的家底,是很有底氣的。彭博醫療效率指數顯示2020年香港得分全球第二,僅次於新加坡。根據醫管局數據,香港目前有43家公立醫院和醫療機構,49家專科門診及73家普通科門診,另外有13家私立醫院,這為藥品的臨床實驗提供了一定的基礎,當然這種臨床實驗也可以外包到其他地區。另有超過250家生物科技相關公司,當中大部分為醫療健康公司,從事領域包括藥物、以傳統中藥為本的藥用或健康產品、醫療和診斷器材等,涉及產業鏈除營銷銷售外,也有研發和製造,單單香港科學園內就有160家,包括業聚、阿斯利康等著名公司。科學園為園區內生物科技公司提供充足的基礎設施如生物樣本庫和GMP設施(細胞處理)等。香港至今已設有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6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以及22間中國科學院聯合實驗室。在大學排名方面,有3所大學在2022年QS世界排名中躋身前50名,2021年港大和中大在醫學領域均在40名之內。
根據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廣深港科技集群以專利和科學刊物數量計算,是世界第二大的科技集群。香港的研究人員展開多元化的國際合作,斯坦福醫學院、倫敦大學學院都與本港大學有合作醫學研究中心。大灣區的協同合作也積極展開,團結香港基金發表了(策動灣區港深引擎,孕育生物科技新機)報告,提出了深化廣深港生物科技合作的7條建議,包括:(1)建立區內錨機構,加速發展生物科技產業集群;(2)建設全流程配套設施,完善生物科技研發流程;(3)在河套區成立一站式服務平台,提供專業服務支援;(4)鼓勵院校內知識轉移,培育生物科技和商學複合型人才;(5)加強統籌協調,爭取綜合授權;(6)銜接兩地體制機制;(7)便利港深生物材料和器械流通。另外新加坡的生物產業白皮書和相關政策安排也值得借鑒。
調查顯示,在企業微觀層面發展生物科技,主要遇到的問題有融資、人才和商業化。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導祖下期接着研討。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