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5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中山大學開講,總結兩年多來抗疫取得的成就,系統分析全國範圍和第二波Omicron疫情的特點,介紹Omicron的生物學特徵、致病性以及如何在大學校園內加強個人防護。
鍾南山提到,現在有種說法「早也陽、晚也陽、不如大家一起陽」,這種觀念不可取。因為很短時間內大面積感染,會影響正常社會秩序,而且容易導致新的變異株出現。
鍾南山表示,感染新冠是一個自然規律,大家並不是主動要去得病,但由於Omicron傳播性很強,大概率會感染。不過感染的時間拖得越晚,估計感染後出現「辛苦」症狀的機會越來越少,隨着時間的推移會是這樣。他表示,還是要以預防為主,「我相信到最後,會越來越多感染者是無症狀。」
鍾南山強烈呼籲加速疫苗(特別是異種疫苗)的加強接種。同時,他還強調,個人防護仍然重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一米線。
相關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