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岩
「明日大嶼」三島方案姍姍來遲,其概念圖近日終在發展局向立法會提交的發展藍圖中露出廬山真面目。「明日大嶼」,是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2018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大嶼山填海造地發展計劃。作為香港未來二、三十年的長遠發展願景,項目計劃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興建人工島,填海面積達1,700公頃,以興建住宅及多項商業發展項目。該項規劃推出四年來,除了早前批出數億元的前期規劃研究經費外,未見任何實質性動作。雖然中間因為政府換屆導致拖延,但新任特首李家超主張仍如期發展計劃。
發展局文件披露,交椅洲人工島方案由兩島變三島,三島選址在較淺水的北、西、南面,設有100公頃核心商業區,並以「15分鐘生活圈概念」作賣點,預料整個計劃可提供19萬至21萬伙住宅單位。當中住宅佔地250公頃,僅佔整個填海用地25%。政府預計整項填海造地成本約5800億元,由賣地等可收入約7500億元,意即整項發展規劃穩賺不賠。當中A、B兩島均約380公頃,而C島則約240公頃,並以「Y形」水道分隔各島。「三島設計」的布局能避開交椅洲、小交椅洲、周公島及坪洲沿岸具生態價值的石珊瑚群落,而「Y形」水道能保持鄰近水域的水流適度環流,故能應對填海對水質和生態的影響,亦能減低城市熱島效應。
根據發展局初步規劃,當局擬建全長達30公里的鐵路,途經港島西、人工島、欣澳、屯門東,並伸延至北部都會區的洪水橋;並會增建港島西至大嶼山東北連接路。文件形容將會是首條毋須經九龍來往香港島和新界西北的主要幹道,預料將會在2033年竣工,以配合首批居民入伙期。
令外界大感詫異的是,擬規劃作居住用途的土地僅佔約250公頃,即佔整體25%,而與道路、交通相關的用地佔的比重同樣為25%。當局初步建議在人工島上興建約19萬至21萬個住宅單位,公私營房屋比例為七比三,預料可容納50萬至55萬人口,並提供27萬個就業職位,當中20萬個就業職位位於核心商業區。政府規劃的住宅用地只佔25%,顯然與最初設想的填海造地初衷大相徑庭,不理解政府如此規劃有何理據。既然填海造地是為解決住房困局,但卻只用其中的兩成五土地,難不成政府耗費如此大陣仗造地,最終只是要建一個世外桃源式的海上花園?期望當局能夠給予市民更加清晰的解釋。
在交通方面,當局初步建議的走線接駁現有或規劃中的主要幹道和鐵路,往西連通香港國際機場、珠海和澳門,往北連通北部都會區、前海和深圳,往東連通九龍西,而往南則連通港島西和中環,當中港島西連接路擬於填海工程開展期間同步動工,預料2033年竣工,以配合人工島首批居民的入伙期。對於香港慢條斯理的基建工程而言,10年時間說長不長,只能期望特區政府督導合約公司,能夠如約施工如期完成,也期望立法會能夠嚴守龍門,不要給庫房增添額外的負擔。
香港已經進入由治及興的關鍵五年發展時期,只有大膽超前的發展意識,才能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特別是參與粵港澳發展藍圖中,繼續發揮「兩制」的獨特優勢,也才能夯實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基礎。基建投資除了土地收益外,亦可增加經濟活力,增強發展動能,拉動經濟增長。可以說,交椅洲人工島全面發展規劃,具有相當大的社會和經濟價值,亦符合社會及經濟持續發展的成本效益,勢將成為香港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若果整項工程由2025年年底開始動工,至少跨越20年,當中肯定涉及土地房屋、運輸人口等多項社會要素的優化重組,特別是興建連接北部都會區及深圳的新過海跨境鐵路,如何因應本地產業結構及人口的調整變化,特別是當局一直致力推動的以創新科技產業發展為驅動力的北部都會區建設,將十分考驗特區管治者的胸襟眼光。政府有關部門應該高瞻遠矚,與深圳等內地部門多溝通多協調,合縱連橫,推動香港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藍圖及國家發展大局。
五年時間,稍縱即逝,一屆管治團隊想要做成一件利國利港利民的大事,殊為不易,況且這項宏偉藍圖要跨越多屆政府。功成不必在我,特區管治者應該堅持「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提升施政效率,拆墻鬆綁,摒棄發展過程中的繁文縟節,簡化發展程序,要只爭朝夕,而不能明日復明日。「明日大嶼」就從今時今日開始,一步一個腳印,一天一件實事,早規劃早施工,把「明日大嶼」建設在堅硬堅實的岩石上,而不是虛構在浮躁的沙灘上,讓「明日大嶼」早日成為望房欲穿的市民的世外桃源。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