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抗疫這三年|三年五波疫情 香港經歷了什麽?

2020年1月3日,香港國際機場響起廣播,提示入境旅客如有發燒、咳嗽等症狀,要如實申報。那時候,所有人都還不知道,這個當時還被表達為「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的疾病,會席捲全球,持續至今。那一天,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通報,因應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的通報,在湖北省武漢市出現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群組個案,政府評估風險,並啟動嚴重應變級別。

嚴重應變級別,是指對公共衞生有重要影響的新型傳染病,對市民健康的即時影響屬於中等。當時,衞生署還表示,政府會因應最新的科研實證和發展,不時評估風險,啟動或解除應變級別,並採取相應防控措施。不過,這個「嚴重應變級別」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也是從2020年1月3日開始,衞生署開始在機場增設額外的紅外線熱像儀專為由武漢抵港的旅客作體溫監測,並於高鐵西九龍站增派人手為入境旅客作體溫監測。

2020年的1月初,整個香港都籠罩在「一個未知」不知何時會來的沉鬱氣氛中。

第一波疫情(2020年1月下旬至2月下旬)

雖已提前20天準備 新冠病毒終究還是來了

不到20天,「第二只鞋子」很快落地。2020年1月21日,一名來自武漢的39歲男旅客經深圳乘搭廣深港高鐵入境香港,1月23日確診,成為了香港首宗新冠病毒確診病例。

1月29日及31日,一對來自武漢的老年夫婦和他們的女兒先後確診。之後,經個案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老年夫婦在啟程來港時已感染病毒,抵港後,將病毒傳給了女兒,而這成为了香港首宗「人傳人」的個案。

為配合特區政府疫情防控措施,從2020年1月30日起,來往香港西九龍站及內地的高速鐵路列車服務也被暫停,香港西九龍站關閉。

2月4日,本港首次有新冠病毒確診者死亡。这首名離世確診者於農曆新年前,曾赴當時已爆疫的武漢探親,回港後發病及確診,留醫4日後不治,其沒有離港的母親同樣確診。

2020年2月3日11時48分,最後一班列車抵達羅湖站,港鐵職員待乘客進入離境大堂後,隨即落閘。(點新聞資料圖片)

同日,特區政府宣布關閉羅湖、落馬洲支線、落馬洲皇崗及港澳碼頭4個口岸運作,旅客仍可經機場、深圳灣、港珠澳大橋及啟德郵輪碼頭出入境。

「打邊爐」群組:第一個感染群組

2020年1月底,疫情開始在香港蔓延。因为正值當年的農曆新年,不少家庭都照往年一樣開展跨家庭的聚會。1月26日年初二,一個家庭於觀塘一個派對房間「Lento Party Room」舉行家族聚會,期間有開展燒烤及打邊爐活動,共有19人出席,其中2名是來自廣東的親戚。2月9日,這個家族中的9名成員確診;2月10日,再多2名家族成員確診。這個家族後被命名為「打邊爐」群組。

事件發生後,由於打邊爐常造成族群聚集,近距離互動會增加感染風險,不少專家建議市民在疫情期間應避免多人一起用餐,更應避免一起打邊爐,各式食肆的入座率隨後一落千丈。

第一波搶購潮:搶口罩、搶廁紙

第一波疫情剛剛開始,香港市民擔心政府會「封城」以切斷傳播鏈,於是紛紛出手搶購日用品,市面很快出現搶購潮,不少藥店、超市出現排隊人龍,搶購米糧、即食麵、口罩、消毒液、抹手紙巾,甚至連廁紙也被搶光。不少店舖當有口罩售賣,便吸引市民排隊購買;有市民更邀請海外朋友在其他國家幫忙購買再寄回本港。

香港一間惠康超市的貨架基本被搶購一空。(點新聞資料圖)
本港疫情嚴峻,超市出現食物短缺情況。(點新聞資料圖)

第一波疫情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一度有放緩跡象,政府部門在3月2日恢復上班,康文署重開部分設施。第一波疫情結束。

第二波(2020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

出台海外抵港強制檢疫政策及「限聚令」

2020年3月中旬,歐洲疫情突然惡化,導致大批海外港人湧返香港,本港的輸入個案大幅增加。回港人士把病毒帶入社區,形成第二波疫情。當中以輸入個案為主,期間亦出現「婚宴群組、酒吧群組、卡拉OK群組」的感染個案。

因應輸入個案持續增加,特區政府宣布從3月19日開始,所有從海外抵港的人都須強制檢疫。不到一周,3月25日,政府緊接着宣布,禁止非香港居民從機場入境,香港國際機場暫停一切轉機服務。

2020年3月,政府開始實施「限聚令」。之後,警方多次加強巡邏和執法,確保市民和外傭遵守限聚令和口罩令等。(點新聞資料圖片)

3月24日,特區政府宣布,開始實施入境限制措施,在禁止非香港居民入境的同時,要求海外回港人士必須在家或指定居所強制檢疫14天。另外,也開始實施「限聚令」、向食肆施加防疫規定、關閉表列處所等。終於,在愈趨嚴格的防疫措施限制下,本港的新增個案在4月中旬逐步減少,本港4至5月曾連續23天沒有本地確診病例,在此前後也只出現零星個案,而5月及6月則連續多日無本地個案,限制措施在5月逐漸放寬。第二波疫情結束。

第三波(2020年7月上旬至9月下旬)

「多姿多彩」市民生活引發第三波疫情

2020年7月初,香港出現新冠疫情第三波大爆發。7月24日,本港錄得單日破紀錄的115宗本地確診個案,也是連續第3日錄得過百宗本地確診,累計確診個案則超過2370宗。

當時主持疫情記者會的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形容,此波疫情比第二波更嚴峻,因為第二波疫情較多輸入個案,「酒吧群組」等並未有真正走入社區;而第三波主要為本地個案,例如的士司機、不同屋邨的居民、長者,甚至學校、院舍都有個案。張竹君形容,市民生活「多姿多采」,很多個案難以追縱感染源頭。

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新一波疫情不是源於早前香港本地個案殘餘的隱形傳播,而是源於新的輸入個案,而且據病毒基因排序,此波疫情最少有3個源頭。他相信源頭是獲豁免檢疫的機組人員、海員等,搭的士時將病毒傳給司機,再由司機傳給多家食肆的食客、店員等,造成交叉感染,令病毒在社區蔓延。而同屬特區政府專家顧問的中文大學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以及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也有相同的看法。

原來,2020年3月開始,大部分抵港人士都需要接受14天的強制檢疫,但九類人士,包括航空機組人員、貨船船員等可以獲豁免強制檢疫,只須每天量體溫,接受醫學監察。根據政府數據,2月至5月,至少20萬人次入境時獲豁免檢疫。直到7月,多名獲豁免檢疫的貨機、貨船人員先後確診,特區政府決定收緊豁免檢疫措施,機組人員及船務人員從外地抵港也需要被強制做病毒檢測。

自第三波疫情 香港開始建立「普及社區檢測計劃」

由於第三波疫情主要源自社區感染,且廣泛涵蓋不同地區和行業,而源頭不明的個案比例又居高不下,達到約40%。為了找出傳播鏈,政府自2020年7月中開始,為多個較高風險群組,包括安老院舍員工、食肆員工、的士司機和前線物管人員等,開展了較以往更大規模的檢測,個別群組的陽性比例亦相當高。例如的士司機的陽性比例達到0.08%。

種種線索顯示,本港社區有持續的隱形傳播鏈。為了進一步控制疫情,政府提出將進行大規模社區檢測,以助找出患者特別是無徵狀患者,阻斷隱性傳播鏈。然而香港本地的檢測能力,未能支持進行大規模的普及社區檢測,於是特區政府向中央政府提出請求,在檢測方面提供支援。

2020年9月1日,香港開始了為期14天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最終共有約178萬市民,參加了計劃。(點新聞資料圖片)

2020年9月1日,香港開始了為期14天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最終共有約178萬市民,參加了計劃。

只實行了一日的「全日禁止堂食」

7月29日,特區政府突然宣布實行「全日禁止食肆堂食」,措施立刻引起反對。政策執行當日甚至出現有返工人士需要在廁所用膳的情況,社會各界人士呼籲,此措施可能導致病毒傳播風險比在餐廳用膳更高。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建議,應該重開午市堂食,但餐廳防疫工作做足,包括下調每枱人數、放置隔板、背對背坐或面對牆壁用膳等;又提醒市民,用膳時不要多人聚集、不要傾談,用膳後戴上口罩再說話。7月30日,僅實施一天的「全日禁止食肆堂食」措施取消。

全日禁堂食,導致許多市民圍聚街邊吃飯,或導致傳播病毒。(點新聞資料圖片)

第三波疫情在2020年7月下旬及8月上旬達到高峰後逐步放緩,政府在8月下旬逐步放寬防疫措施。此後雖然偶有群組感染,但大多規模較小,新冠疫情未有再次在社區引起爆發。

第四波(2020年11月下旬至2021年5月下旬)

「歌舞群組」香港疫情中首個最大感染群组

從2020年8月至2020年11月,香港疫情較為穩定。直到11月19日,一名75歲的女商人到訪位於灣仔駱克道三湘大廈的Starlight Dance Club,之後有多名曾經到訪該舞廳的人士先後確診,引發「歌舞群組」,這被視為第四波疫情開始,確診數字也在11月29日升至這波最高的115宗。該群組共有732人確診,為第五波疫情前新冠疫情中最大的感染群組。共有28間跳舞、唱歌、酒吧和健身中心被發現涉及大型群組聚集活動。確診個案其中還包括名人和社交名媛。

2020年12月24日,歌舞群組最大的爆疫場所「金儷星」被民政事務總署檢控,涉嫌違反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第599章)而導致第四波疫情爆發。

同時,特區政府在當年12月2日起收緊防疫措施,但疫情回落的速度緩慢,在2021年1月中旬,疫情更出現反彈,期間亦在多個建築工地發生地盤群組疫情。

病毒傳播力較之前更高 餐廳前後腳用膳相繼確診

2021年2月22日,一名感染源頭不明的56歲男子,曾在潛伏期內,到過海饌海鮮牛扒餐廳,並且另有3名確診者同日下午也曾去過該餐廳,4人分別坐3枱。還有51歲男子曾於2月19日去過潮食館,22日再到海饌海鮮牛扒餐廳,他離開餐廳後,一名37歲男子坐同一張枱,二人相繼確診。

51歲及37歲男子當日沒有直接見面,卻在「前後腳」坐在同一張枱後確診,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患者進食期間會噴出飛沫,或會污染餐具、餐桌等,其他人接觸後可能會因此交叉感染。

健身群組屬嚴重爆發 運動時傳染快6倍

3月6日,健身房URSUS Fitness群組發現首宗確診個案,相關確診者曾到其他健身中心教學及健身,涉多間健身中心。該群組傳播持續數日,患者從事銀行、金融、律師等界別,衞生防護中心要求全港所有於健身室工作的人接受強制檢測,初步相信是人傳人致爆發,運動時並非全部人戴口罩。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健身除口罩的傳播風險高過在食肆除口罩,運動時呼出的微粒會多6倍,旁人又會吸多6倍,故健身室空氣流量要嚴過食肆,起碼每小時換氣6次,若在密室更應換氣12次。

之後的一段時間,雖然偶有發生機場工作的人員、豁免檢疫人士及抵港人士在完成檢疫後染疫並進入社區,但均未有導致社區爆發另一波疫情。

本港第一次實施「封區」強檢

第四波疫情自2020年11月開始,確診個案一度每日新增逾百宗,至2021年1月中,每日新增確診仍有60餘宗,不少個案集中在油麻地、佐敦一帶。2021年1月中,政府宣布因疫情原因,將圍封九龍佐敦的部分指定區域,禁止居民外出,而該區被稱為「受限區域」。佐敦上海街成為香港首個被強制封區檢測的地方。當時,至少150座住宅樓宇的居民需要接受強制檢測,政府為受限區域設立了51個流動採樣點,在約48小時內檢測了超過7000人。

2021年1月以來,本港多次實施圍封強檢行動。(中新社資料圖)

2021年年中至年尾連續8個月的時間裏,香港也曾達致過社區感染個案清零,在這樣的情況下,特區政府希望能夠實現先和內地通關的目標,於是對國際來港航班實施更嚴格的限制,然而兩地關於通關的商討進展緩慢,直到2022年初香港再次爆發大規模疫情,至此,香港和內地通關無望。

第五波(2021年12月下旬至今)

2021年7月起,政府容許國泰航空採用「客機去貨機返」的方式運作,然而政策增加了變種病毒傳入的風險,最終令本港此前保持約四個月的清零記錄失手。

國泰航空兩位空乘先後于2021年12月28日及29日確診,香港正式進入第五波疫情,持續至今。

關於第五波疫情的詳情,請閱讀2022回眸 | 從年頭到年尾 第五波疫情回顧

2022年,進入12月以來,香港已連續17天錄得新增確診個案超過10000宗以上,今日(23日)的新增確診個案更是達到了19705宗,重上兩萬宗大關。昨日,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公營醫療體系近期明顯受壓,冬季有較多涉及呼吸及循環系統疾病的患者入院,醫院內交叉感染風險增加,一旦醫院或院舍出現大型爆發,疫情或進一步惡化。因此他呼籲,市民無論室內室外,只要涉及人多聚集,都應戴好口罩。

另一邊,自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公布「新10條」以來,內地已大踏步邁向復常,而香港「小碎步」復常的方式也引來一些專家批評。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應該取消師生每日上學前做快速測試等要求。

雖然,疫情還在持續,但在可見的將來,香港將一步一步走向「復常」。然而,疫情已三年,那些被疫情耽誤的旅行、錯過的機遇、錯過的人,都將停留在這三年的記憶裏,同時,那些在疫情中學習到的經驗,也將留在我們的生命裏。

愿香港和我們,終能真正走出疫情。

再愿疫情不再來。

(點新聞記者丁一寧、俏兒整理)

相關看點:

從恐慌到復常——香港抗疫這三年

抗疫這三年|通關之路多反覆 終迎復常新曙光

抗疫這三年|「安心出行」兩年紀——告別·回憶

抗疫這三年|疫苗通行證——守護港人 未完待續

(有片)李家超:明日赴京述職 將反映通關問題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抗疫這三年|三年五波疫情 香港經歷了什麽?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