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專訪 | 姚柏良、梁芳遠:復甦是錯覺?如何拯救旅遊業?

今年10月,一份面向350間旅行社的問卷調查顯示,香港9月底實施「0+3」隔離政策(即免除酒店檢疫,只需3日家居隔離)以來,41%的旅行社表示:業務完全無恢復;有38%僅恢復一成;79%的旅行社業務恢復不足一成。

可見,在先前「0+3」的模式下,旅業回暖的跡象並不明顯。如今,香港政府進一步舒緩檢疫政策——取消入境後的3日居家隔離,外出活動時也不再有黃碼限制,坊間認為是變向實現了「0+0」。那麼,在新的檢疫模式下,香港旅遊業是否迎來復甦?立法會旅遊界別的議員姚柏良和工聯會旅遊聯業委員會主席梁遠芳給出了業內的答案。

一、在「撤入境者首3日活動限制」的最新政策下,香港旅遊業依然面臨的根本困局是什麼?

姚柏良和梁遠芳均認為,大家普遍認為的香港旅遊業復甦其實並未實現。所謂「0+0」模式,更多只是惠及了希望外出遊玩的香港人,增加了一定的離境人數,帶動了周邊其他國家,如日本、新加坡的旅遊業復甦,然而並未吸引更多境外或者內地的遊客來港。

境外遊客很少把香港當做單一的遊玩目的地,更多是希望能夠經香港,進入內地一併遊玩。但礙於香港與內地未能通關,目前香港對境外遊客的吸引力也較為有限,更多是方便了有商務、探親等剛性出行需求的人來港。

至於內地遊客,在疫情之前,曾佔據入境香港旅客人數的七成左右。在兩地通關之前,這七成的旅客暫時是難以恢復的。

香港旅遊發展局推出「賞你遊香港」本地旅遊計劃。圖為水上的士暢遊維港。(旅發局網站圖)

二、在即將到來的聖誕節和新年假期中,預計訪港旅客可以恢復幾成?

姚柏良和梁遠芳均認為,在近日的聖誕和新年假期,訪港旅客不會有明顯提升。原因有四:

  1. 「撤入境者首3日活動限制」這一最新防疫政策是在12月13日公布、12月14日執行的。對於旅行社而言,一趟聖誕或新年的行程計劃,一般是提前兩個月開始規劃。香港政府公布的新防疫措施,時間點較為趕急,海外旅客通常在此之前已經預訂好了行程,預料新的檢疫政策無法令香港旅界在聖誕和新年的節慶期間,及時受惠。據姚柏良觀察,在現行防疫政策尚未足夠方便的時況下,海外遊客訪港時,傾向於依賴團體旅遊。
  2. 根據入境處官網最新數據顯示,自從12月14日進一步放寬入境檢疫措施以來,截止12月22日,每日從機場入境香港的海外/內地身份旅客平均可達到近6000人,較上月同期環比翻了一倍,不過與疫情前平均每日超過3萬的入境人流量比較,還是有一段距離姚柏良坦言,自己曾建議推動的「團進團出」計劃,吸引力亦十分有限,不過是使日平均訪港旅客人數增加了僅1000人次左右。在港人外遊方面,12月的日平均港人出境人數達到2.5萬人,較11月日平均1萬人港人出境,有了明顯增長。姚柏良總結,「撤入境者首3日活動限制」的最新措施對香港旅遊業的影響可以分為兩方面來看,對於主力經營「港人出境游」的旅行社而言,生意有望在最新的防疫政策下,恢復三成左右;而對於主營「入境遊」的旅行社而言,預計生意暫時不會有太大起色。
  3. 姚柏良認為,目前的模式並非大家心目中的「0+0」,來港第二日的核酸檢測仍然存在,不止對於境外遊客,甚至對外航的機組人員而言,也是非常不方便的,會阻礙外航恢復來往香港的航班數量,從而間接阻礙「海外來港」旅遊業的復甦。
  4. 姚柏良指出,另一個關鍵的問題在於,香港並未恢復「航空樞紐」的角色。在疫情之前,入境香港機場的人士,有四成是需要轉機再前往內地的。但如今,內地尚未完全放開防疫政策,意味着有「北上轉機需求」的旅客不能在抵達香港機場後,直接前往內地,還需入境香港逗留才可。香港一日不恢復航空樞紐的地位,外國航空公司便難以增加來港的航班數量,從平行影響來看,也就意味着,國際旅行社不會開拓更多「來港遊玩」的業務。同時,航班數量有限,意味着機票價格不菲,也成為阻礙「自由行」旅客的一個因素。
「0+3」實施後,香港國際機場的航班量有少量增加。(點新聞記者攝)

三、所謂「0+0」復甦未果,拿什麼拯救香港旅遊業?

姚柏良和梁遠芳均認為,香港旅遊業復甦的根本轉折還在於,與內地的通關。儘管業界對特首此次進京商議通關,寄予了厚望,姚柏良也提出了備選的切實建議:如果與內地全面通關一時無法實現,可以先實現與大灣區城市的通關,讓大灣區市民不必通過飛機,而是以跨境交通的方式往來香港。在這方面,可以參考新西蘭與其他地區逐步放開通關的經驗,其率先放開與澳洲的通關——從2月27日開始,旅居澳洲的已接種新冠疫苗新西蘭公民回國後可免隔離。

姚柏良、梁芳遠:香港旅遊業復甦的根本轉折還在於與內地的通關。(點新聞資料圖)

四、在放開通關後,香港旅遊業需要多久才能恢復?

在問卷調查中,有72%的旅行社認為,旅遊業需要一年或以上才能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

姚柏良表示,相比於即時恢復通關,他更希望政府能給出明確的通關時間表,讓業界有時間請員工、修補交通工具,以及規劃業務。

梁遠芳表示,通關後的防疫措施如何、是否能完全解除限制,目前仍存在諸多未知數。

五、旅遊業希望政府給予哪些支持?

94%受訪旅行社,認為政府有「幾大需要」為旅遊業提供支援。在先前「防疫抗疫基金」「保就業」計劃已於2022年7月結束的基礎上,姚柏良期望政府可以撥出以下支援:

  1. 「旅遊業復業基金」,支援旅行社將停泊三年、已破舊的巴士、船隻等交通工具修補復原;
  2. 繼續推出「保就業計劃」,協助攬回流失嚴重的業界人才;
  3. 繼續推行2019年曾推出的「旅行社鼓勵計劃」,按旅行社接待入境及出境過夜旅客的人數,向旅行社提供現金鼓勵,在業界形成良性競爭;
  4. 增推「賞你(市民只要持有滿$800的消費單據即可報名參加免費本地旅行團)計劃,加強本地旅行團業務。
  1. 業界建議針對旅遊業及其他有需要行業,延續保就業計劃,避免大規模裁員潮。(點新聞資料圖)

六、為吸引更多旅客訪港,認為政府有無必要取消疫苗通行證?

姚柏良表示,雖然可以理解政府以疫苗通行證的手段推進本地市民增加接種率,但對於訪港的旅客而言,下載、使用疫苗通行證終歸是一個麻煩,會降低遊客來港意慾,因此建議疫苗通行證對本地市民保留,但對遊客取消相關核查。

梁遠芳則認為,並無必要取消疫苗通行證,一來,香港目前的社區感染仍很嚴重,二來,世界各地的國家也都有了一定的疫苗接種率,疫苗通行證或許不會成為遊客來港的阻礙,對內對外都是一種保護。

「疫苗通行證」加入自動檢測「紅碼」功能。(政府新聞處)

七、對香港旅遊業的前景,有何寄望?

梁遠芳一直以來都希望可以由政府出面操刀,對香港的旅遊景點進行整合。香港的景點雖然多,但較分散,難以形成「地標性」的遊玩點。以「舞火龍」文化建立的「大坑火龍文化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梁遠芳建議政府對新界的村落文化進行整合,既能開拓遊覽價值,亦可增加就業機會和居民收入。梁遠芳透露,外國遊客喜歡打卡的香港景點有:太平山頂、香港仔、淺水灣、深水埗等等。

八、外國民眾:來港意願尚不充分

在做此次專訪的同時,記者也採訪了周邊國家民眾,一位日本遊客表示,和泰國完全自由進出的出入境模式相比,香港仍需要遊客接種疫苗以及核酸檢測,加上目前要兌換港幣沒有優勢,因此來香港旅遊的意願不太充分。

正如姚柏良所說,「我們的防疫政策還不夠有競爭力,香港旅遊界需要與其他國家爭搶客源。」香港旅遊業目前最需要的,包括政府的支援,扶助業界挽留人才,制定通關時間表,帶來外來旅客的活水。如此做好復常準備,再配合對外對內全面通關復航的進程,相信旅遊業可指日走出疫情的黑暗。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

更多閱讀:

入境香港搜索按年漲逾20倍 取消黃碼助旅遊業復甦

旅監局推3年資助計劃 導遊及領隊培訓實報實銷最多2000元

迎旅遊業復甦 林世雄研推廣天星小輪

香港歡迎你!「團進團出」可重振本港旅遊業?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專訪 | 姚柏良、梁芳遠:復甦是錯覺?如何拯救旅遊業?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