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全面復常之際,各公共事業服務已率先「搶閘」加價。中電及港燈電費各按年增加19.8%及45.6%,加幅創歷年新高。公共交通服務亦跟上加價潮,專營巴士公司及天星小輪擬分別加價一至兩成及一倍,市區及新界的士同樣尋求起錶價上調的可能性,其他服務如房委會轄下停車場收費也將加價。就此立法會「A4聯盟」楊永杰、梁文廣、張欣宇、林素蔚今日(30日)表示,即使兩地通關在即,但經濟有待復甦,市民疫後仍「荷包緊」,因此不能接受各項公共事業服務加價的方案,批評各專營企業未盡其社會責任,轉嫁營運成本予社會,形容其手法等同於「搵市民埋單」,令市民生活百上加斤。
楊永杰質疑,兩電是否有必要在如此艱難的時間「賺盡」《管制協議》列明的8%回報率,指出在疫後經濟尚未復甦且通脹率高的情況下,強加電費恐怕令基層市民生活雪上加霜。楊永杰指出,現時政府新一輪的電費補貼將於明年5月完結,屆時市民補貼額並不足以解民困,建議政府再延長電費補貼計劃,分擔市民的電費開支。同樣於明年5月屆滿的還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臨時放寬措施,楊永杰相信隨着各公共交通工具營運公司申請加價,市民出行的交通成本將會急增,建議恒常化交通補貼計劃,以減輕市民出行負擔。長遠而言,楊永杰認為政府可考慮利用港鐵股息等資金,成立公共事業穩定基金,補貼加價後市民的開支。
兩電的市場壟斷是市民每年捱貴電的主因,在別無他選的情況下,市民往往只能「硬食」。梁文廣指出,內地南方電網能夠為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龐大的電力支援,電力零售價格較香港便宜近一半,相信南方電網的安全可靠及穩定性,能符合本地電力供應的標準,建議港府可聯同大灣區各地政府及南方電網進行協商,向內地購買電力,以增加香港電力來源,對沖國際燃料價格波動的風險。梁文廣亦建議,可參考國外案例以開放本港電力市場,引入不同的新經營者,帶來成本更低,供電效率更高的服務,為市民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
張欣宇則認為,政府有需要調整電費的收費結構,期望加快智能電錶的更換工程,並盡早籌劃電費分時段收費,讓家庭用戶因應用電情況而善用能源,節省電費。對於商業用戶而言,張欣宇建議,政府可透過推行累進收費,取替現行累退收費,鼓勵商戶同樣承擔環保責任。另一方面,由於國際油價上揚,各公共交通工具的加價潮相繼湧現,張欣宇希望,政府採納「A4聯盟」提出的「三隧分流」方案,在非繁忙時段減低過海收費,鼓勵市民公交出行,紓緩過海隧道擁塞的問題,提升公共交通運營效率,以期降低車費的加價幅度。
林素蔚表示,發電燃料一向佔電費成本的最大部分,近年世界各地的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燃料組合的比例持續上升,其發電成本大幅下降,反映目前清潔能源相對煤炭發電更便宜,建議政府積極調整能源結構,提升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燃料組合中所佔的比例,以加快達致《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