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張婉婷執導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於2日正式上映,其優先場票房至今已收了800萬,更榮獲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電影。評論文章如雪花沓至,涉及觀點亦廣。點新聞記者訪問了兩位千禧學生的家長,她們看到的是這班學生幸運遇上好的教育者,春風化雨。
有學生反對上映
該片是張婉婷用了十年時間,紀錄了一班從小學到中學的學生成長。起初本來有三十位學生參加,但並非個個肯面對鏡頭,將自己成長私生活暴露在大眾面前。最終只集中六位女生拍攝,期間遇到個別女生反叛,抗拒入鏡,但張婉婷以能耐以及校長循循開解,最終有六位學生完成拍攝。可是影片上映,六位學生成為大眾焦點,一位受訪女生阿聆最近向傳媒撰文,稱她在首次觀看影片後情緒大受影響,再三向母校英華女學校及導演張婉婷表明不同意將《給十九歲的我》以任何形式進行公開放映,有感學生意願不被尊重。她更不斷質問校方及導演:「到底他們想得到些什麼呢?私人放映也放了,電影節要參展也參了。你們所宣稱的『教育意義』和認證團隊努力也都做到了,究竟要不惜犧牲我也要公開放映的目的是什麼?」已有文章指這是涉及人權,更指張婉婷主導影片,並未尊重學生意願。影評從來各有觀感,這次點新聞訪問了兩位看過該片的千禧年學生家長,在她們看來,電影傳達大愛教育層面更重要。
家長心聲:任何行業樹大有枯枝 在戲中看到人性光輝
徐女士說:「孩子細個可以任你安排,如片中學生如做得到好會獲家長或老師蓋印仔,儲夠多少個便有獎勵。幼稚兒至小學初期就work啫,隨他們長大就唔work,有點個細路唔反叛,就算應承父母什麼,都是怕父母煩,並非真的害怕,那就陽逢陰違,這是他們成長一部分。他們不同我們以前了,我們都算聽阿媽話,以前打下都得,現在乜都唔得。教好一個孩子,家庭和學校都好重要,片中學生成長各有不同遭遇,她們反叛過,但副校長『用愛浸死佢哋』,以及校長的大愛,這份際遇是最不容易。我唔會評教育制度,因香港一直是填鴨式,最大感受是學生遇到好的校長和老師是好。教育者有人當打份工,有人用心去做,任何行業樹大有枯枝,但這部戲令人看到人性光輝,希望有更多教育者,用愛心好好教導下一代。」
家長學校需溝通:「教育者的愛始終是最重要」
另一位受訪者李女士表示,她有一對子女入讀如英華女校一條龍由小學直升中學的學校,她看了該片更有切身感受。
李女士說:「子女的一班同學,由小學開始升上中學,期間都有同學轉校,移民,女仔比較感性,我女兒也不開心。她從來不用我擔心,成績操行都好,但有段時間她不開心,她初時什麼都不說,後來向老師了解,原來她受同學排擠,這是否我女兒較出色之故?她好硬淨無人敢『蝦』佢,可是對其情緒始終有影響。我個女係乖,升上中學一樣反叛,她拍拖瞞住我不說,是老師告訴我擔心她心散影響學業。家庭跟學校溝通好重要,我感謝那位老師,我們互相配合下,女兒知道我們是為她好,她便承諾會識處理,最終她沒令我失望。」
原來李女士女兒,如演出紀錄片的幾位女生一樣,自小就有理想,她理想是當獸醫。可是她知讀獸醫學費昂貴,她便轉讀護士。
李女士嘆一聲說:「開始時女兒接受現實一心做護士,但兩年下來,我見她完全不開心,有次她突然同我說她最想做獸醫,我見收入環境好咗,便答應送她到澳洲讀書。她有做兼識減輕我負擔。我兒子本來想留港,他喜歡拍嘢,疫情時報讀一間澳洲大學,在港讀了一年多,我跟兒子說去往外國見識下,完了大學回來做自己喜歡的事。其實他想回港讀演藝學院。他最近回來過年本想不回澳洲,我就說需完成大學。這次假期他過得好開心,拍嘢賺外快好勤力。有時我都懷疑自己,父母安排為子女好,是否一定是好?再者千禧年代青年人,都經歷過香港修例風波,我兒子曾做過些事令我擔心,可是他有手有腳我管唔到,我只叫他小心唔好做犯法事。究竟社會環境影響教育、還是教育影響青少年,不論如何,我覺得教育者的愛始終是最重要。我以前有一位老師曾寫下傷害我的評語,對我好有影響,可說是陰影,老師係愛學生,不是傷害學生。」
面對不同評論,張婉婷始終堅持這部紀錄片是為母校籌建泳池經費,更言這十年和相處中已成了她們的「樹窿」。事實片中另一位想做警察的學生因修例事件令好多人針對警察,她不想影響家人及被人起底最終沒做。紀錄片留下六位學生成長印記,當中有放棄理想、亦有堅持理想,達到或達不到,都和教育和社會有脱不開的關係。
(點新聞特約記者陳惠芳報道)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