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講真D|深圳之急進與香港的躊躇

文/黎岩

粵港澳大灣區合作作為一項由中央規劃推展的發展藍圖,正在廣州、深圳等地的全力推動下蓄勢待發,如火如荼,不論是前海片區,南沙港灣,還是橫琴合作區,到處都是熱火朝天的工地,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象,顯見當地政府拚經濟謀發展的勁頭與謀略,着實令外界側目。當地的人士指,現如今官員確實不易為,不單只要具有使命感,更要有壓力感危機感緊迫感,不做出點引人注目的成就,都不好意稱自己是某某局長處長。只是在深圳河這邊的北部都會區,除了打鼓嶺正在鏟掉植被形成的垃圾堆填區及已經開工的殯儀設施外,依然是風吹草低見牛羊,似乎還是看不出任何一丁點大幹快上、緊追慢趕的發展跡象。廣州在崛起,深圳在跑步急進,只是不知香港還在躊躇什麼。

深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2月14日開幕,深圳市市長覃偉中在市政府工作報告(下稱報告)中明確指出,將深圳市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目標定為6%。據深圳市統計局公布的2022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深圳地區生產總值為32387.68億元,同比增長3.3%。而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2022年第4季本地生產總值(GDP)較上年同期實質跌4.2%,2022年全年計,香港GDP實質下跌3.5%。以香港金管局公布的當年人民幣與港元的平均匯率換算,香港的2021年經濟規模為2兆3740億元人民幣(3680億美元左右),意味着本港2022年GDP預計只有23000億,即本港經濟總量進一步收縮至只有深圳的70%左右。曾經的小漁村,完全靠香港帶契的深圳,儼然成了香港的大哥大。雖然上述數據對比可能有非統計經濟學方面的外行偏差,但如此明顯的落差還是令港人着實感到不快不安。

覃偉中市長表示,2023年,深圳將繼續深化深港澳的更緊密合作,主動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攜手建設世界級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加快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推動出台深圳園區發展規劃。覃市長是次報告最大的看點是對發展實體經濟及深港合作着墨頗多,內容包括:深化深港澳更緊密合作,主動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澳門「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攜手建設世界級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等。顯見深圳心心念念的還是期望強化港深合作,期望藉助香港「兩制」的優勢,加強融合合作,特別是在加快口岸建設的同時,藉口岸經濟帶的持續發展,推動深港深度融合,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

全球發展的機遇在中國,國際資本已經蜂湧中國大市場。一貫對市場動向敏感的歐美跨國企業高層陸續重返中國。德國大眾汽車新任首席執行官奧博穆1月底訪華5天,美國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和美國輝瑞藥廠首席執行官艾伯樂將於下月訪華,德國汽車巨頭平治集團董事長康林松稍後也將來華。未來幾個月預計將有數十名外企高層到中國參加包括海南博鰲亞洲論壇等商業會議,絕大部分是3年來首次重返內地。跨國企業再次聚焦中國市場,根本的出發點還在於全球發展的機遇在中國,中國在可預見的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依然是全球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春江水暖鴨先知,國際資本如此義無反顧地執着向前,顯然是想緊緊把握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機遇。香港未來發展的機遇又在哪裏呢?毫無疑問在內地。當下之際,近水樓台先得月,毫無疑問在粵港澳大灣區,在深圳河兩岸。

覃偉中指出,2023年,深圳將強化基礎設施「硬聯通」,加快皇崗口岸重建,優化蓮塘口岸貨檢功能,推進羅湖口岸片區升級改造,推動港深西部鐵路、前海口岸規劃建設。這也正是現屆特區政府成立後由立法會於去年7月7日通過的「對接深圳,共建深港口岸經濟帶」議案,深化港深融合,推動灣區融合的核心思想。

深港口岸經濟帶坐落於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創新科技產業中心及亞洲最發達的經濟金融中心內,背靠3000萬人口的龐大港深市場,區域優勢明顯,具有推動港深以及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巨大潛能。提出該項議案的立法會議員嚴剛指出,盡快將口岸經濟帶的發展提速升級,成為北部都會區發展的先驅動力。嚴剛呼籲,發展口岸經濟帶應規劃引領、創新驅動、差異布局、主動作為,在香港和深圳兩地之間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在此基礎上實現兩個城市高質量的共同發展。為此,促請政府積極採取措施對接深圳,合力發展口岸經濟帶。

就當時的情形來看,是項議案引起了立法會議員的強烈共鳴,發展局、保安局等4大政策局局長親自到場回應,展現了新政府的高度重視,同時也體現了社會各界對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強烈共識。問題是高度重視之後呢,是否全力推動落實呢?似乎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一切的一切還在按部就班地規劃中。

據點新聞等媒體報道,中聯辦主任鄭雁雄昨日繼續邀請本港各界人士,到中聯辦出席春茗活動。出席活動的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引述鄭雁雄主任講話,希望大家觀大勢、明方向,識大局、擔重任,做實事、齊奮鬥,服務香港、報效國家。希望工商界在香港「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扮演更重要角色,讓香港「治」的基礎更穩固,「興」的動能更強勁,「和」的氛圍更濃厚。對特區政府的某些官員而言,或許缺少的恰恰是大局觀危機感使命感。

記得曾任中聯辦主任的駱惠寧曾經講過,慢進也是退步。廣東省1月28日召開了有兩萬餘人參加的全省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誓言再造一個新廣東,深圳在最新的政府規劃中更是向香港伸出了深度融合合作的橄欖枝,香港特區政府雖然全力推動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雖然雄心勃勃地規劃明日大嶼與北部都會區,但現屆政府已經運作大半年了,在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方面,除了公布成立專責小組外,似乎還是躊躇再躊躇,還是看不到更多實質性的動作,至於口岸經濟帶,深圳方面已經雷厲風行地徹底改造各大口岸,香港方面卻卻對口岸經濟帶的發展方向似乎仍不明所以。

僅有躊躇不足以推動發展推動融合,而必須要滿志,才能準確把握躊躇滿志的精要。深圳在急進,香港斷然不能再蹉跎再躊躇了。

相關閱讀:

講真D|40元背後的深層次矛盾

深圳市長:主動對接北都區 引進逾10家港澳科研機構

全面通關|羅湖向居深港人派利是 最高999元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深圳之急進與香港的躊躇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