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22日)發表新一屆特區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去年本港經濟受疫情打擊,同時環球央行大力收緊貨幣政策,嚴重削弱外圍經濟動力,影響本地經濟,政府預告今年財政赤字逾千億元,儘管司長強調現時財政仍然穩健,但亦引起各界關注政府未來擴闊稅基的可能性。點新聞節目《議視聽》今日(23日)邀請立法會選委界議員鄧飛及會計界議員黃俊碩,一起分享對財政預算案的見解。
被問及對財政預算案的評價,鄧飛表示,預算案做到利民紓困,同時兼具前瞻性,包括發展新興產業及綠色金融,在不加稅的情況下,盡量紓緩結構性的財赤,如果10分為滿分,他會給出8分。黃俊碩則指,面對巨額赤字,預算案內容仍能符合廣大市民的期望,如推出消費券,並有不同的手段開拓新收入,又在預算案中指出政府2027年以前難以取得收支,讓公眾對提早預見額外的派錢措施不可能持續推行。
政府將向合資格的18歲或以上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兩期發放總額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有意見指政府雖然派錢,可是個人免稅額上限相對減少,結果而言實際所得不多。鄧飛認為,電子消費券並非現金,市民需要在限制內盡快使用,刺激零售市場,反觀稅收涉及的是現金,政府調配是為了兩者中作平衡,但始終無法以此方式解決結構性財赤,長遠而言,政府需要考慮擴闊稅基的可能性,不過現時並非最好的時機。
黃俊碩分析指,現時香港經濟環境差,政府稅率將維持不變,但亦指出政府稅基狹窄,政府現時正進行權益處置諮詢,相信正為擴闊稅基作準備,公眾應該對此有心理準備,未來政府有機會再檢視稅基。
政府應該新增什麼稅項?黃俊碩認為需要作出平衡,香港的利得稅十分簡單,收入少,過往政府如股票等處置權益,只有視為炒賣情況下才會徵稅,政府正為此作出諮詢,計劃到達一定數目時可作稅收,雖然將有助政府增加收入,但亦會改變整個經濟生態,當中需要取得平衡。
鄧飛認為,政府在納稅的原則方面有所改變,不少議員對差餉的累進計算有保留。他認為有關稅收收入有限,不能為政府解決財赤,政府應成立專門小組,更科學地研究增加稅項的可能性。
(點新聞記者馮沛賢報道)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