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三(22日)公布新一屆特區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主題是「穩中躍進、共拓繁榮新願景」。預算案提到,政府一向重視本地漁農業,致力推動漁農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去年的預算案建議向「漁業持續發展基金」及「農業持續發展基金」各注資5億元。立法會去年12月批准了這兩項注資。同時,環境及生態局今年內將會與業界攜手制訂「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通過財政、基礎設施、土地和技術支援等,長遠提升本地漁農產品質量、生產力和產值。那麼,隨着本地漁業轉型升級發展,如何將本地漁業甚或是農業帶到更大的市場,就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傳統的交易模式是否有可以突破的地方?香港本地漁業能否有更大的市場?點新聞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凌晨5點,整座城市都還未完全甦醒,而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卻已經進入最繁忙的時段。
捕撈船忙着將從伶仃洋海域打撈的漁獲賣給岸上的批發商,漁民用網兜一網接一網地將船上的新鮮漁獲轉移到塑料筐中,再對每一筐進行稱重,確保每一筐都是相同的重量。
另一邊,街市老闆正忙着選購自己中意的漁獲,用手拿起漁獲仔細端詳,憑他們的經驗挑選出最新鮮的產品。而最忙碌的要數魚市場的檔主,每一個攤檔前都擺滿了不同種類的漁獲,檔主門要一邊收貨一邊賣貨,對於確定落單的賣家還要確認訂貨數量以及送貨地址。
已經有73年歷史的香港仔魚市場,佔地面積約15700平方米,是香港最大的魚類批發市場,本港市面上能吃到的魚類有七成來自這裏。
看似忙亂的魚市場,其實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滿載漁獲的泡沫箱都按照不同的水產種類擺放得整整齊齊,不算太大的空間裏擠滿了人和魚,但依舊留出了一條通道供送貨的推車穿行。
對於客戶的訂單,檔主老闆們也共創了一套簡單便捷的方案。在客戶選購完成的同時,魚檔老闆會將客戶的名字和地址寫在顏色醒目的便簽上,扔在所選購的水產品中,這樣確保貨品不會混淆,訂單不會送錯。
清晨7點,一班班飛機,接連落地香港國際機場,從全世界不同國家帶來各種生鮮水產。
等待貨物從飛機上卸下轉運到貨運站時,跨境物流公司的提貨員阿文就要開始他一天的工作了。阿文的工作說起來並不難,準時來到機場提貨站,將公司的貨品搬運到跨境貨車上,再送往大灣區其他城市。整個流程和手續也並不複雜,通常只需要兩個小時就可以全部完成,這樣的工作阿文幾乎每天都要做1至2次。
雖然很多國際航班都可以直飛內地,但生鮮水產等保質期較短的食物,很多都會選擇落地香港再轉口到內地,這個飛機轉貨車的過程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耗時久。
以這次阿文所提的貨物為例,這一批從智利首都聖地亞哥機場起飛的鮮李,在起飛後24小時落地香港,從飛機落地開始計時,也僅僅只需要3至4個小時就送到了內地。阿文說,這個貨物轉口的體系已經十分完善了,整個過程都十分便利快捷。
上午11點,在City'super的海產櫃枱,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水產品。
例如來自挪威及愛爾蘭的三文魚、來自法國的生蠔、以及來自日本的魚生,都陳列在冰櫃中供市民選購。為了滿足香港市民對中高端食材的需求,採購部門費盡心思,利用自身的全球網絡,採購來自全球的高端食材。
不過,City'super的水產品受歡迎並不僅僅是因為食材質素高,還離不開其貼心全面的服務。
當有客人選購了一塊三文魚時,櫃枱的師傅會幫忙將魚生切片並打包;當有客人選購了生蠔時,師傅會幫忙開蠔,並提供餐飲區域供客人即刻享受美食;超市甚至還提供現場烹飪的服務,可以將客人選購的食材按照客人的要求進行烹飪製作,可謂是考慮到了幾乎所有客人的需求。
香港特色:消費市場+轉口貿易
超市之所以願意花費心思採購來自全球的高端食材來港,主要是因為香港本身是一個高端食材的消費市場。其實,香港本地對中高端食材的需求量很大。以2021年為例,我國一年的牛肉進口量是233萬噸,而香港作為一個單獨關稅區,同期的牛肉進口量達到36萬噸。一個單一城市對比內地整個市場,佔比超過了15%,足可見香港自身對進口食品的需求之大。
此外,香港絕不僅僅只是消費市場,香港擁有背靠祖國、面向國際的特殊優勢,有不少中高端生鮮食材會經由香港轉口到內地。根據2021年的數字,內地約有10.4%、總值3511億美元的出口貨物經香港處理,內地也是香港最大的出口市場,佔香港總出口的59.5%。儘管全球航班也能直飛內地北京上海等城市,但即便是生鮮水產類「保質期較短的」貨物,仍有一定比例會經香港中轉。
既然香港對本地魚類及世界中高端生鮮食材都有需求,同時也是世界生鮮貨物的中轉地及倉儲地,那是否可以通過某種方式將不同層級的產品整合起來,既為採購提供便利,又能形成一個類似日本豐洲市場那樣的地標性景點呢?
在水產行業摸爬滾打了12年的盧曉楓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建立香港自己的生鮮水產交易中心,集分層交易、批發、零售為一體,為本地、內地及全球的供貨商及消費者搭建平台,在香港完成交易。
香港能否建立自己的生鮮水產交易中心?香港有哪些優勢?又面臨哪些困難和挑戰?敬請關注點新聞「香港經濟新出路」的後續報道。
(點新聞記者丁熙言報道)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