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記者手記 | 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 |兩會時間

人大首場記者會吸引大量中外媒體到場採訪。(點新聞記者周楎攝)

政協首場記者會、人大首場記者會、政協開幕會⋯⋯從香港抵京第三天,我們已經馬不停蹄地展開了全國兩會的報道工作。

原以為今年能和三年前一樣,憑藉兩會採訪記者證自由奔走在人民大會堂「撲咪」,但真實情況卻是因為現場採訪名額有限,很多場次報名採訪的記者超出人數限制,於是只能抽籤決定幸運兒。同行同事中有人幸運中籤,於是身為攝像記者的他默默背上了攝像機、腳架、麥克風、直播機、相機等大大小小的器材,單槍匹馬地衝到了兩會採訪的第一線。

然而,他雖是隻身一人「單刀赴會」,卻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同事抵達現場後,立即架設好機器做好準備工作,然後用直播設備回傳現場信號,並且通過電話與後方身兼編導與記者角色的同事保持語音連線。此時在現場的攝像記者成為了後方的「眼睛」,透過他的鏡頭和描述,後方同事雖身不在場卻能眼觀現場;後方同事成為攝像記者的「大腦」,透過他的調度,攝像記者能捕捉到現場的細節,甚至化身採訪記者,與後方配合完成捉人訪問。

拍片之餘,攝像記者還會客串攝影記者,補充現場的新聞圖片發回編輯部。編輯部在收到前方回傳的素材後,編輯配文發快訊、圖集,剪輯開始處理視頻,翻譯和校對開始處理英文採訪內容⋯⋯大家各司其職,為讀者觀眾呈上不同的內容。

「一人分飾多角」的同事偶然在畫面中一閃而過,隨手拍了下來。(點新聞記者蘇婷攝)

過去,新聞的採編發大多是流水線作業,文字、圖片、視頻,採訪、拍攝、製作⋯⋯不同型態的內容、不同的工作環節,由不同的人完成。而今,融媒體時代對記者編輯的要求變成了一專多能甚至「全能」,恨不得人人都採訪、拍攝、寫稿、剪片、製圖、運營等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在新聞現場,單兵作戰成為新常態,能寫、能拍、能剪的複合型人才越來越多。但是,這背後仍有不少人在默默提供支援,比如編輯部的協調配合,比如技術、後勤的及時保障。在跑新聞的路上,一個人跑得快,但一群人跑得遠、跑得廣。你看到的在前方的一個人,他並不是孤單的「孤勇者」。

記者會現場座無虛席。(點新聞記者周楎攝)

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他「什麼都會一點」,可以身兼多職;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他身後是一個團隊,互幫互助,取長補短。眾人拾柴火焰高,優質內容的生產也不例外。

(點新聞記者蘇婷北京報道)

點此查看「2023全國兩會」專題

更多閱讀:

記者手記|兩位打車軟件司機|兩會時間

(有片)首次訪華及採訪兩會外媒記者:中國是令人驚嘆的國家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記者手記 | 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 |兩會時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