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今日(7日)上午10時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外交部長秦剛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今次是秦剛首次以外長身份出席兩會記者會,一向問答風格、敏捷的秦剛,今日再度展現出睿智而又不乏幽默的一面,名言金句頻出,極為堅定、鏗鏘有力地傳遞着中國外交的聲音,展現中國外交的原則。本場記者會上都有哪些細節與亮點?點新聞帶大家一起看看!
讀憲法回應台灣問題
「我知道今天肯定要問到台灣問題,特別帶來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每場涉及中國重要外交活動信息、闡述中國對外政策工作的記者會上,台灣問題都一定是繞不開的話題。作為外交部長的秦剛,也早早就預想到了這一點,因此特別攜帶了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出席。在被問到如何看待台海局勢時,秦剛不慌不忙地舉起手中的憲法,現場記者紛紛舉起相機手機拍下這一幕。之後,秦剛當場讀出序言中的兩句話,傳達我國對處理兩岸關係一貫不變的堅定立場:「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聖職責。」
佩戴國旗徽章 展示國家形象
還有一個值得留意的小細節是,秦剛今日出席記者會時,於左前襟佩戴了一枚有着國旗圖案的徽章。作為外交部長,秦剛在就國際問題表明中國立場、闡述中國方案的同時,也在用自身的一言一行展示當代中國的形象,而國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和標誌。秦剛在記者會上堅定傳達中國聲音,正與胸前配戴的國旗徽章交相呼應。
藉歌詞講兩岸關係引共鳴
在回應兩岸關係時,秦剛說道:「對於兩岸來說,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聽了這句話,想必不少內地及港澳台同胞都會覺得熟悉,甚至可以將這句話「直接唱出來」。其實,「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本身就是一句歌詞,出自中國內地音樂人高楓創作於1994年的歌曲《大中國》。歌中唱出祖國河山的多姿多彩,表現中國人共有的民族自尊與自豪,在全國引起熱烈反響,幾乎人人耳熟能詳。秦剛借用歌詞,講述大陸與台灣兩地血濃於水的親情,十分貼地,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用親身經歷講故事以小見大
傳遞外交聲音時,表達立場的話語不能少,但如果只是機械重複也一定不可行。本場記者會上,對於全世界都很關心的中美關係問題,秦剛並沒有「口號式回應」,而是借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大家講起了故事:「我在美國工作的時候,洛杉磯長灘港碼頭工人告訴我,全家老小的生計依靠同中國的貨運貿易,美中兩國要共同繁榮。艾奧瓦州的農民告訴我,世界上還有許多飢餓的人,我要多種糧食。大學校長們告訴我,科技進步要靠國際交流,科技脫鈎是雙輸、多輸。明尼蘇達州英華學院的小學生獲得「漢語橋」世界小學生中文秀冠軍,她用流利的漢語告訴我,她學漢語,是因為喜歡中國。」秦剛說,每當自己想起他們,就覺得,決定中美關係的,應該是兩國的共同利益、共同責任和兩國人民的友誼,而不是美國的國內政治和歇斯底里的新麥卡錫主義。
冷幽默化解難題
常有新聞媒體用「剛猛而不失睿智」來評價秦剛的答問風格。本場問答中,秦剛一些出其不意的冷幽默,不僅化解一些比較難以回答的問題,也給媒體和大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有記者提問「是否還可能發展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時,秦剛就借體育競賽來形象比喻:「美方口口聲聲說要遵守規則,但如同兩位運動員在奧運田徑場上賽跑,一方不是想着如何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績,而總是要去絆倒對方,甚至想讓對方參加殘奧會,這不是公平競爭,而是惡意對抗,犯規了!」
再者,有記者提問指,秦剛出任外交部長,是否意味中國拋棄了「戰狼外交」?他則說:「記得我剛到美國任大使時,美國的媒體驚呼,『中國戰狼』來了。現在我回來當外長,又不給我這個稱號了,我還真若有所失。」讓人聽了不禁會心一笑。秦剛亦藉此強調,所謂「戰狼外交」就是一個話語陷阱,中國外交有足夠的厚道與善意,但當豺狼擋道、惡狼來襲,中國的外交官必須「與狼共舞」,保家衛國。
(點新聞記者盧葦報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