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關於中國式民主的討論也是中外媒體的關注重點之一。對此,記者採訪了來自俄羅斯的谷尼克和來自白俄羅斯的蘇小小,聽聽他們的見解和感受。
蘇小小表示,通常在看外媒報道的時候,很少會將兩會與民主放在一起討論,而她生活在北京,通過看新聞和研究報告、通過了解兩會的議程,發現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並非「高大上」的遙不可及者,而是非常「接地氣」的從群眾中來。「我看到很多代表委員都來自基層,長期在農村生活,他們了解基層的需求,而且很多代表委員在撰寫議案和提案前都會親自入戶,挨家挨戶地收集群眾問題,然後將百姓們的所思所想所求傳遞給更高層次的領導,在兩會期間進行協商交流。」她稱,這些代表委員來自各行各業,還有許多人穿着五顏六色的民族服裝,「他們不是高高在上的政治家,而是代表人民發出呼聲的人。」她認為,西方媒體對於中國式民主的報道和看法是有誤解和偏差的,希望他們也能多來中國走走看看 ,了解真實的中國式民主。
去年二十大之前,谷尼克曾有過在北京前門草廠社區參與過基層民主的經歷。「我們知道北京有很多胡同,通常每條胡同裏會設置一兩個公共廁所,環境簡陋,所以居住在胡同裏的大爺大媽,就將冬天上廁所不方便的訴求反映到了居委會。接下來,居委會通過收集民意和不斷地開會協商,最終將這些意見匯總成一份文件性材料報送給了上一級管轄單位。」於是,在基層群眾反映問題、上級單位解決問題的流程之後,草廠社區的街道得到了翻修,廁所也得以重建。「能親自參加到中國的民主進程中,我感覺很開心。」
記者:朱燁
拍攝:陳迪文
【相關閱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