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香港公民科中學生大灣區考察活動將正式啟動,至暑假,將有超過4萬名學生參與。作為「先頭部隊」,以中學校長為主的香港教育界代表,於3月9日至10日率先熟悉了首批考察路線。對於接下來考察活動,他們給出了不少建議。
隨團考察的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博士稱,此次考察行程中很興奮,亦百感交集。他發現,大灣區生機勃勃,特別是在與不同年輕人接觸時,不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大學生,他們能夠把自己的知識、想法和國家發展結合在一起,以較高的視角去思考問題,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很強。香港學生在不少方面有自己的優勢,但在這些方面有所欠缺,期待通過內地考察,能夠進一步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和見識的同時,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國家認同感。
他指,同學們要清楚地認識考察的目標是什麼,怎麼樣做才是效果最佳,要不斷思考和討論。「比如,同學們的所見所聞,有的並不一定完全能夠理解和消化,因此要和同學、老師以及內地一方多交流。」
結合此次實地考察活動,黃晶榕也對接下來公民科學生考察活動的安排給出了建議。一方面,期待公民科考察活動安排能夠細節、更彈性,預留多空間(比如某些時段可能遇到交通擁堵問題,又比如證件問題);另一方面,今年累計的參加考察的學生較多,希望考察時間延長一些,最好能夠3到5天,否則可能走馬觀花。
香港道教聯合會員玄學院第二中學副校長楊映輝表示,公民科內地考察活動一方面可以了解國家歷史文化,另一方面又可以了解國家改革開放之後取得的成就和當前最新政策,建議考察活動中,多增加香港學生和內地學生的接觸、交流的安排。內地學生的人文素養、人文精神,體現出明顯進步,有較高質數,希望香港學生在這些方面可以和他們交流,提升家國情懷。
福建中學(小西灣)助理校長李偉雄建議,同學們在考察前多預備些考察點的資料,做好project,比如涉及到參觀廣州陳家祠,一定要先了解他的來龍去脈;做好學生的分組,選出小組長;對內地不熟悉的同學,要了解當地交通、街道的設置等。
天主教香港教區天主教教育事務處負責人龔廣培同樣建議同學們不要空手而來,最好對各個考察點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帶着問題來,做研究式參觀考察和學習。
(點新聞記者敖敏輝報道)
更多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