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常通關後首個黃金周 旺區入住率料達九成
距離內地五一黃金周尚餘約一個星期。面對香港與內地全面恢復正常通關後的內地首個黃金周,香港旅遊業的吸客攻勢進入衝刺階段,香港文匯報連日統計發現,愈近勞動節假期,香港酒店房價愈是「海鮮價」,如內地「五一」長假期開展首天,多區酒店房價較平日最多升近四倍。新任香港酒店業主聯會執行總幹事徐英偉日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解釋,大批內地旅客其間將以個人遊方式訪港,全港酒店平均預訂率高達七成,酒店房價因而被扯高,但升幅仍在可接受範圍內。有舉辦入境旅行團的旅遊業人士坦言,房價三級跳,加上旅遊巴等成本,五一入境團團費上揚,影響旅行社收客,估計五一團客較疫情前流失三四成。
香港文匯報連日來在旅遊網站Trip.com搜尋及統計不同地區的三星以上酒店房價的變化。以6間三星酒店為例,勞動節前一兩天入住的房價比平日貴兩三倍,如北角一間酒店,若有兩名成人於明天(24日)入住,一晚房價最低518元,而愈近勞動節房價愈貴,本月29日內地黃金周開展時,房價高見2,447元,即房價較平日升超過3.7倍,就算是位處將軍澳的三星級酒店,黃金周期間房價也較平日升超過3.2倍。
四星酒店的房價升幅也不遑多讓。位於土瓜灣的一間酒店,雙人房由明天入住的590元,升至本周六(29日)的2,937元,升幅近四倍。五星酒店則平均加價逾兩倍。
個人遊撐起半邊天 消費萬萬聲
房價升勢更延至賓館,一間位於旺角的賓館,明天入住的雙人房索價481元,到黃金周首天即升至2,117元,升幅3.4倍。然而,在旺區的酒店賓館有價有市,其中兩間位於尖沙咀的賓館,黃金周首天的房間已被訂爆。
徐英偉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指出,今年五一黃金周個人遊旅客將撐起半邊天。這類旅客更着重旅遊體驗,不介意大灑金錢享用香港優質的服務和深度旅遊,令香港酒店房價因此被扯高,「一些內地『80後』及『90後』旅客,來港平均消費由1萬元至3萬元不等。」他引述中介訂房情況表示,目前酒店平均已有七成預訂率,而愈近長假期,訂房率愈上升,相信旺區的酒店入住率會達九成。
雖然香港的酒店在五一黃金周期間房價上升,但他表示,整體價格仍未回復疫情前的水平,「以2017年為例,全年酒店平均房價是每晚1,500元,現在仍較當時少10餘個百分點。」同時,與內地旅遊熱點相比,香港酒店房價不高,「內地熱點如北京及三亞,長假期間十分火爆,當地一些酒店房租及入住率也較香港高。」
對有指酒店執房人手不足,不少房間未能使用,令房價上升,他表示目前人手為疫情前七成水平,雖然緊張,但未有影響服務質素,酒店整體已開放八九成房間,又強調酒店黃金周會調動人手迎接旅客,確保服務。
帶旺賓館房價 個別日租兩千元
在賓館方面,本身經營多間賓館的香港旅館業協會創會會長梁大衛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在供求關係下,賓館因為內地長假期而提高房價是十分正常的現象,而有賓館五一黃金周首天房租高達逾2,000元,相信是極個別情況,「有時房價取決於其規格、裝修、地點以及是否多熟客光顧等,但極少有如此高價。」
他表示,全港酒店有10萬間房,另有一萬間賓館房間,但平日入境旅客日均僅5萬人次,酒店賓館房間平日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不少賓館整體入住率僅兩成多,隨着五一長假期來臨,入住率上升,料屆時賓館整體入住率五成至七成。
業界回應:酒店貴團費升 跟團失吸引力
內地入境團來港前必須向旅監局登記。截至前日,該局仍未收到五一假期內地入境團的登記資料。有香港旅遊業界人士相信,內地一連5天的勞動節假期,七成內地旅客以個人遊方式訪港,迄今只有約200團成團屆時訪港。他坦言,三年疫情使內地旅客的旅遊要求不復從前,亦不再滿足於購物和千篇一律的景點,加上他們的外遊選擇更多,香港不能再「食老本」,故建議同行必須提升服務質素,加強提供深度遊及綠色旅遊等不同的旅遊產品,以提高競爭力。
香港入境團旅行社協會創會會長謝淦廷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在疫情前,每逢內地勞動節等長假期,內地入境團也十分興旺,每日多達500團訪港,但今年的五一黃金周不復當年勇,迄今只有共200團成團來港。
倡增深度遊綠色遊
他坦言,香港旅行團對內地居民來說已失去吸引力,加上酒店假期期間的房租上升,其他如餐飲及旅遊巴等辦團成本也俱增。在團費上升下,跟團不划算,所以報團人數不多,相反以個人遊方式來港,旅客可以自由計劃行程,故更受旅客歡迎。他希望特區政府協助提升接待能力,長遠為香港旅遊業規劃發展藍圖。
除了酒店房價,旅遊巴收費也大幅加價。香港非專利巴士聯會秘書長李貴平表示,接待內地團的旅遊巴,以10小時計算,目前每日收費3,000元至3,600元,較疫情前的2,500元為高,原因是油價增加以及人手不足,不得不加價。
香港酒店業主聯會執行總幹事徐英偉向香港文匯報表示,不少內地訪港旅客不介意花錢,但不再滿足於傳統的旅遊體驗。再者,不少內地居民富裕起來,外遊選擇增多,長途的話會揀到俄羅斯、迪拜、東歐、巴西等地,中短途旅遊,除了香港還有許多選擇,「業界應該一條心做好旅遊業,提升服務質素。」
他指出,本港有不少新景點,還可以發展深度遊和綠色旅遊等優勢和旅遊資源,「這些都是業界的強項,可以加強,不單單只提供平價團,不是只到故宮文化博物館外看看就趕着去購物,而是安排入內參觀。」
旅業困境:入境團少 聘人手難 現惡性循環
面對今年五一黃金周入境旅行團減少,不少業界也擔心會造成惡性循環:團數愈少,已轉行的導遊及旅遊巴司機愈感前景悲觀,愈不願重操故業,旅遊業的「人手荒」愈難解決,更遑論提升質量。
香港旅遊業僱員總會理事長梁芳遠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政府防疫抗疫基金疫情期間向業界提供的資助額,顯示全港有4,000多名導遊及領隊,其中帶入境團的導遊約2,000多人,但不少人疫情期間先後轉行。在香港復常通關後,導遊及領隊的人手只及疫前一半,尤其一些通曉冷門語言的導遊,而最缺的是精通俄羅斯、意大利及西班牙語言的人才。
帶團少收入低 難吸導遊回流
她坦言,目前業界未能吸引足夠導遊回流,主因是入境團不多,令已轉行的導遊保持觀望態度,「有些已轉行做物業管理,都有1.5萬至1.8萬元月薪,但做導遊無底薪,要帶團先每日有1,000元。如果佢一個月帶到20團,相信好多導遊會回流,但現在唔係好多團,他們更加唔想返嚟。」
旅遊巴司機亦面對同樣的情況。香港非專利巴士聯會秘書長李貴平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目前接待入境團的司機僅為疫情前兩成水平,就算日薪由以往1,000元增至1,200元至1,300元,以每周只休息一天計算,月薪3萬餘元,但亦未能吸引司機回流,「一些司機已轉行揸專營巴士、泥頭車和小巴等。其實揸泥頭車可能與揸旅遊巴收入差不多,但其他行業較為穩定,不用擔心接團不足的問題,而且有些人嫌揸旅遊巴由朝到晚,工作時間太長。」
對多個行業均提出輸入外勞,李貴平表示,業界也曾討論過這問題,但基本都認為旅遊巴司機不宜聘用外勞,「專營巴士揸固定路線請外勞無問題,但揸旅遊巴去不同景點,雖然可以培訓,但始終香港路面人多車多,又有好多不同景點,行錯路就不好。」但他贊成其他運輸行業輸入外勞,「可以釋放勞動力回流旅遊巴行業。」
酒店業主聯會執行總幹事徐英偉表示,酒店人手亦緊張,一些如旅客入住及退房等崗位可善用科技減省人手,但執房不能用科技取代。對於輸入勞工,他指一些無法聘請足夠本地人的工種有此需要,但前提是薪酬不能低於本地同工種的僱員,「其實請外勞不會慳錢,反而開支更高。」
(來源:香港文匯報)
更多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