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煒光
你知道台灣最南端是哪裏?最南端的燈塔又叫甚麼名字?
那是位於台灣南部屏東縣恒春鎮鵝鑾鼻公園內的鵝鑾鼻燈塔。燈塔高21.4公尺,光度達180萬燭光,是台灣地區光力最強的燈塔,有「東亞之光」的美譽,正對着巴士海峽。純白色的燈塔與南台灣的好天氣超匹配,白天在藍天白雲、大草皮的映襯下,洋溢充滿度假氛圍。筆者由下塌處自駕過來這裏才14分鐘,停車場收費40新台幣,時間好像沒有限制。由停車場經過排列在兩旁的紀念品攤檔,便是售票處,盛惠60元新台幣。
鵝鑾鼻燈塔的由來,盛載着我國一段被欺凌和無能的歴史。由燈塔的岸邊往南方海面約14公里處是七星岩,這是由大約7個礁石合組而成,因形狀近似北斗七星散布海上而得名。礁岩附近海域暗礁密布,海流強勁,自古以來以海難多而聞名。除了海難,也因為台灣島上原住民的襲擊,令海難生還者凶多吉少。1867年(清同治六年)美國商船「羅發號」(Rover)由汕頭赴牛莊途中,於七星嶼附近觸礁,船長夫婦與水手13人於潭仔灣登陸,被原住民視為侵略者,遭龜仔甪社(今名社頂)原住民襲擊,僅一名華人水手倖獲逃生。這一外交事件後,美軍借機來台灣,欲以武力報復、史稱「福爾摩沙遠征」。最後以原住民和美國雙方達成非正式的諒解備忘錄收場,俗稱「南岬之盟」,羅發號事件始告落幕。但不諳國際形勢,管治意識薄弱的清廷,不接受美國駐廈門領事的提議,在墾丁附近的恒春鎮設官府,最後導致7年後的牡丹社事件。
1871年(清同治十年,日本明治四年),請注意日本的年份,那時日本已啟動明治維新,日漸崛起,覬覦我國一帶領土的能力和野心,都在膨脹。恰好在當年10月七星岩附近海域又發生海難。一艘琉球的朝貢船在回航時遭遇颱風,漂流至台灣東南部的九棚灣,船上69名琉球人有3名不幸溺死,66名獲台灣原住民好心收留,但因為語言不通,文化差異至稍有爭吵。琉球人為安全計,趁機逃跑,原住民打獵後回部落時赫然發現琉球人不辭而別,頓起疑心。原住民懷疑琉球人對外通報部落位置引大軍攻打,便將琉球人追回並將其中54人斬首,死者包括當時琉球的豪族。逃過一劫的12人則在當地漢族人楊友旺、楊阿才營救下前往台灣府,由清政府安排轉往福州琉球館,乘船歸國。日本便借口琉球也是其藩屬國,與清廷交涉。無知無能的清廷視台灣原住民為「化外之民」,聽任日本處理。幾經延宕,日本軍方於1874年出兵台灣。日本稱之為「台灣出兵」或「征台之役」,這也是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首次對外用兵。但清廷卻與日本簽訂《北京專約》,承認日本的用兵為「保民義舉」,給予日本吞併琉球的口實,日本其後也毫不客氣,把琉球併入國土至今,史稱「牡丹社事件」。當時在戰爭中投降的原住民被授予日本國旗,在他們村莊上空飄揚,原住民認為這是與日本和平和免受敵對部落侵害的象徵。但日本則視之為其對原住民有管轄權的象徵。此事是日本在甲午戰爭後吞併台灣的濫觴。
由於海難事件頻發,且兩度引發外交風波,清廷便在1875年(清光緒元年)決定在鵝鑾鼻建燈塔,更委託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畢齊禮至恒春地區勘察。燈塔終在1884年(光緒九年)建成啟用。為防止洋人勾結原住民滋事,燈塔建築成砲壘形式,以塔基座為砲台,圍牆上設有槍眼,外圍設有壕溝,並派武裝土兵守衛,為世上少有的武裝燈塔。1895年甲午戰爭後,清廷撤離台灣時把燈塔炸毁。日治時期重建,二戰末期,又被美軍炸毁,台灣光復後第三度重建。筆者參觀時,還見到由陳誠手書的牌匾,而蔣介石本人也曾兩度造訪此燈塔,並與燈塔員工合照。
鵝鑾鼻燈塔盛載着我國被欺凌、清廷無能的歴史。歷史煙塵早已褪去,台灣雖未統一,但我國被列強欺凌,肆意出兵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復返。走筆至此,筆者想起秦剛外長近日在藍廳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中國的土地收回來了,就絕不會再失去,戰後國際秩序建立起來了,就絕不會允許被顛覆」。句句鏗鏘有力,這是我國有底氣的表現。筆者在1997年親歴香港回歸,統一則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筆者期望也能親歴之。若能親歴這兩大事,誠人生一大快事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