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香港金融管理局、國際金融論壇和香港金融學院聯合舉辦主題為「戰略競爭時代下的多邊主義與全球化以及對亞洲的影響」的研討會,以及國際金融論壇(IFF)香港中心揭牌儀式於今日舉行。
論壇議題一:戰略競爭時代下的多邊主義與全球化
IFF聯合主席、聯合國大會主席理事會主席、韓國前總理韓升洙認為,疫情的爆發對全球貿易和經濟帶來了重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各國需要加強國際合作。然而一些國家採取單邊主義態度,限制國際合作,進一步挑戰多邊主義的實現。
IFF理事、新西蘭前總理珍妮·希普利提到AI對人類社會的顛覆性影響,「數字化發展幫人們節約了時間和成本」。普林斯頓大學歷史與國際事務教授哈樂德·詹姆斯認為,全球面臨原有供應鏈中斷的挑戰,全球化應當繼續發展,但聯合國應當把供應鏈安全作為首要焦點。
IFF副理事長、南豐集團董事長、中國建設銀行獨立非執行董事梁錦松說,香港是向西方解釋中國的橋樑。未來全球化應繼續堅持兩點:儘管政府有衝突,但各國人民之間應加強交流;各國共同利用科技解決問題,強化政府效能,阻止壞事發生。
論壇議題二:亞洲、香港和大灣區的前景與角色
廣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賴志鴻首先在主題演講中介紹了廣州金融的發展。廣東金融稅收佔總稅收的8.8%,跨境理財通為大灣區跨境資本流通實現雙向高速路,南沙也定位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示範點。在如何與香港深化大灣區合作方面,林建海表示,廣州要支持建設期貨交易所、國際商業銀行、保險服務中心和跨境金融業務試點,並推動綠色金融研究,提升金融監管數字化水平。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肯定了全球化不止令亞洲國家收益,全球各國都有從中得到益處。對於香港和大灣區未來的發展,他分享了幾點建議:香港和大灣區一同發展ESG(環境、社會和管治),讓大灣區的科創優勢和香港經濟聯動合作;除資金流動外,更促進數據流動,提升數字化基建;加強交流,建設合作網絡。
IFF理事、中銀國際控股首席執行官兼執行總裁李彤總結,目前亞洲主要面臨三方面挑戰,一是全球短期金融市場動盪,發達國家收緊貨幣政策;二是逆全球化;三是綠色發展可能會對亞洲國家經濟發展造成綠色壁壘。針對挑戰,她認為亞洲市場應堅定開放,捍衛全球化成果,促進與發達國家的對話和交流,加強經貿聯動;同時加大科創投入,教育領域也要擁抱數字發展的大趨勢。
IFF學術委員、IFF研究院院長宋敏認為,全球化的步伐雖然放慢,但仍然存在。未來要繼續全球化,中國必須解決環境質量方面存在的困難。提倡推動數字金融,以創新驅動經濟。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財務總裁戴思力 (Nicolas Tissot)提醒中國未來在全球化的道路上,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克服地緣政治的影響,盡量用經濟措施來化解緊張局勢;二要淨化生態,實現可持續的全球化和金融中心。
新冠疫情造成全球供應鏈中斷,地緣政治和戰略競爭造成全球經濟分裂風險,加之氣候變化等全球挑戰,及數位化治理系統還有待開發,投資綠色技術對人類來說將變得日益重要,而任何可持續的解決方案都依賴國際合作。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