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香港季節性流感和新冠病毒的整體活躍程度持續上升,市民到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人數持續高企。根據醫管局網頁的急症室輪候時間顯示,今日(4日)下午多間的醫院需要等候時間均超過5小時以上,其中北區醫院更需等候8小時以上。立法會今日(17日)大會,新民黨副主席容海恩議員表示,建議政府縮短病人在公立醫院的候診時間,包括善用非緊急救護運送服務車輛,將候診病人分流至候診時間較短的鄰近醫院。

醫務衞生局長盧寵茂回應表示,公營醫療服務主要照顧病情緊急及嚴重的情況,包括急症及緊急護理。2022至2023年度公立醫院急症室危殆、危急和緊急病人最危急的病人平均等候時間是「零等待」的0分鐘,其他則為8分鐘和26分鐘,以上三者佔整體人數約一半;為了集力資源協助危急和緊急,儘管政府不鼓勵次緊急和非緊急病人選用公營醫療服務,可是次緊急和非緊急平均等約時間為2小時和2個半小時。近期本港處於流感高峰期,加上新冠感染,急症室出現不少輕症患者,等候時間或要8小時,他強調這些患者都是經醫護評估,認為無即時生命危險。

對於非緊急救護運送服務車輛的建議。盧寵茂表示,醫管局非緊急救護車主要協助運載行動不便及精神感官障礙不能夠使用交通工具的人士,包括住院及住院服務,專科門診及長者日間醫院會以配額方式,為指定病人提供服務,考慮有關服務定位,局方暫時未有計劃將有關車輛用於分流非緊急病人。
陳凱欣議員指出,不少市民因為收入低,因而選用急症服務,部分學識不高的家長亦會優先安排子女到急症室看醫生,結果到了急症室分流安排後需要等候8小時,認為極不人道,建議部門盡力改善情況,包括安排NGO流動服務車將病人分流。盧寵茂表示,目前公立醫院急症室和普通科門診收費較低,令部分本身有能力使用私營醫療服務的市民,到公營系統求醫,導致服務供不應求,長遠而言,香港需要盡快推動「基層醫療發展藍圖」,強化地區醫療,將服務需求分流到基層醫療和家庭醫生,做到「小病在社區、不去急症室」。
(點新聞記者馮沛賢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