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低分」晚期肺癌患者不獲治療資助 團體籲放寬標準

◆ 病人團體促請政府公平分配藥物資助,令PD-L1蛋白水平晚期肺癌患者同享平等治療機會。(香港文匯報)

患有癌症者進行治療通常要花費巨大金額,免疫治療用於晚期具PD-L1蛋白水平表現的非小細胞肺腺癌上亦已獲國際認可。香港特區政府現時有為晚期肺癌患者提供資助,以幫助他們紓緩巨大金額開支帶來的經濟壓力。不過,有病人組織昨日(21日)表示,現時只有高PD-L1蛋白水平患者獲得資助,PD-L1蛋白水平低分的患者無法獲得政府資助的免疫治療,出現「同病同藥不同命」的治療情況,呼籲特區政府放寬資助標準,讓「高分」和「低分」患者都享有平等醫治機會。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浩勳在記者會上指出,約60%病人被診斷患肺癌時已是第四期,不適合進行手術,因此醫學界近來集中研發精準治療,以幫助晚期肺癌病人,「免疫治療於8年前推出,令PD-L1蛋白水平患者可選擇單一免疫治療或免疫治療聯合化療,並已有5年國際存活數據,因而成為國際晚期肺癌治療的用藥指標。」他續說,PD-L1蛋白百分比達50%屬「高分」,而不論「高分」抑或「低分」患者同時接受化療和免疫治療都有生存獲益。

病人組織同路人同盟秘書陳偉傑認為,政府在支援晚期肺癌病人一直有努力,目前約一半晚期肺癌病人屬基因突變,均有不同的標靶藥在資助網幫助他們,但沒有基因突變的,卻只有「高分」者可享有資助,「有部分患者適合採用免疫治療,但要抗原水平高才能獲得關愛基金資助。」

他指每年約300名「低分」晚期肺癌病人當中,部分居於公屋或劏房,可能連一兩針的錢都沒法籌到,家人只能作好心理準備,呼籲有關部門放寬資助標準,令幾分之差的患者不會被拒諸門外,不至於失去治療、存活、享受生命的機會,「希望政府將免疫治療的資助擴展至所有適合的晚期肺癌病人(具PD-L1蛋白水平),給他們一個公平而有效的治療機會。」

議員籲更有效配對資源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新加坡、日本、韓國、澳洲、新西蘭、英國等地,早已將免疫治療資助全面推展至所有具PD-L1蛋白反應的晚期肺癌病人,促請政府勿讓本港落後於其他地區的醫療體系。她呼籲政府應該針對每一群組病人的精準需要,更有效地配對資源,從而讓病人獲得更精準的治療,達到精準支援的效果。

【特寫】患者:難想像基層無資助點畀醫療費

肺癌為香港最常見和最致命的癌症,往往被發現時,患者已經到了末期,需要巨額金錢進行治療。現年68歲、肺癌第四期患者陳子輝,深知基層難以負擔沉重醫療費的痛苦。他昨日在記者會上指出,之前因為花費了大量醫療費,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打算放棄治療。幸好他在特區政府的全額資助下,完成了後期的療程,獲得新生,重投職場。他期望政府放寬條件,讓合資格的所有肺癌晚期患者都能獲得資助,以支付巨額醫療費延續生命。

屬於高「PD-L1蛋白水平」患者的陳先生,曾當過10年煙厰和10年噴油工作,6年前突然發病,確診時已是第四期。他指出,當時免疫治療完全未有資助,只能在兩名女兒和其他親人資金幫助下開始療程,用了40針,加上其他療程共花費約逾200萬元,形容已山窮水盡,正打算放棄。幸在當時特區政府宣布將免疫治療關愛基金資助提供予「高分」患者,他因此可繼續療程並完成其後的約30針,現時病況穩定,只需定期覆診,更重新投入職場,以幫補家計。

陳子輝表示,感激政府的資助,新型藥物與政府資助缺一不可,他希望「低分」患者亦可盡快得到資助,「在政府資助下我才能完成療程,恢復正常生活,前期我都花了逾200萬元,難以想像基層人士沒有資助要如何支付醫療費。」

(來源:香港文匯報 記者:張弦)

更多報道:

電子煙的危害你知道嗎?都是科技與狠活|肥胡醫聊精華|嘉賓主持:胡定旭 莫樹錦

港大推非小細胞肺癌精準醫學計劃 免費提供「全面癌症基因檢測」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低分」晚期肺癌患者不獲治療資助 團體籲放寬標準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